返回

首页  >  勉县  >  诗文  >  其他

勉县方言

朱  皓
      方言是语音和语词在使用中形成的地域性分支,是一个地方所独有的语言现象。勉县方言又是汉中方言中的一部分,属北方方言大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在全民提倡推广普通话和世界语的信息时代,勉县方言正在一步步地被弱化,甚至有可能慢慢消亡。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勉县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从漫长的社会活动中总结出来,用以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无不体现出勤劳智慧和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历史,应当予以重视和保护,并将其作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重要依据。
      勉县地处西北地区,又受西南文化影响,还受汉水下游的荆楚文化浸染,其方言集中体现出了秦汉文化、蜀汉文化和楚汉文化相叠加而形成的汉风沔韵,极富研究价值。同时,勉县境内的方言,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块。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到原高潮、温泉一带,以及东到黄沙、西到老城、南到元墩、镇川这一广袤的平川和丘陵区域,为其勉县方言的主流;以原褒联地区为中心,延伸至金泉、老道寺一带,是勉县方言中的另一支,被称其为下路腔;阜川、新铺、茶店、张家河、长沟河等西南和西北部周边山区,是近似于宁略口音,并且和川蜀口音非常接近的另一支方言,被称其为山腔,占地面积最大,但人口较少。在这三个支系中,以县城为中心的主流方言口音,既区别于汉台、南郑,又不同于宁略留坝等县,有其独特的县域方言特色。
      故而,在此仅对县城及周边地区尚在使用中的部分方言作以初步归纳和总结,并和普通话作以简单必要的分析比较。但有趣的是,其一,有一些语词本属现代汉语中正在使用中的大众化字词,但发音却与普通话的发音大相径庭。对于此类词语,在收集时,采用按其发音注其字,再按现代汉语注释其读音和意义。其二,个别语词,无论用什么大众化语言,都不能完全准确地来诠释这个词语的内含或外延,只能姑且以目前能够理解的若干个意义中的主要方面排列其后。其三,个别语词,只留存有语音,而无准确的汉字。而且有的词语很难用现有语音元素来标注其读音,也无法用准确的汉字来表述这个词语的原意,只能按照我们的理解,暂且用某个汉字或读音临时标注出来,做为今后进一步确认提供原始依据。为此,这里采用两种方法对一些疑难词语进行标注,力求尽可能接近词语的本义。一是采用同音字代替的方法,在词语旁边用括号注明这个词只表其音,而并非取其字义。二是采用汉语拼音标注的方法,力求尽量将词语的本音表现出来。然而未必都能客观真实地再现这些方言的本来面目,尚有待于进一步作深层次的研讨和探究。
 
 
参见勉县政府门户网:
http://www.mianxian.gov.cn/mlmx/dywh/2112.htm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