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人物  >  文学教育

​张叔亮

      张叔亮(1890—1967),原名张永宣,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陈家湾乡张家桥村一个农民家庭。  
      张叔亮幼时学习刻苦,上进心强。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秀才,时年仅15岁。次年考入汉南中学堂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兼任学校图书管理员,半工半读。宣统二年(1910)任县高等小学教员。民国元年(1912),在校加入同盟会。民国二年(1913)春,赴西安考取陕西省公费留日学生,名列第二,东渡留学日本,入东京主计专科学校攻读簿计学。课余将日本吉田良三所著《簿计学》一书译成汉文。此书于民国六年(1917)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名张永宣译。
      民国五年(1916),叔亮于东京主计专科学校毕业,因学有所成,取得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深造资格,不幸此时父病故,叔亮回国将父亲安葬,后因经济拮据,无力再赴日本。此后不久,任县高等小学校长,从此,从事教育事业。
      民国七年(1918)到十六年(1927),张叔亮历任汉中联立中学、陕西省第五师范学校教员,汉中联中、陕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民国十七年(1928)任陕西省教育厅秘书,半年后辞职,仍回汉中任女师校长和省立第五中学(后改为陕西省立南郑中学)教员。
      民国二十七年(1938)4月,城固县志委员会成立,张叔亮任主任委员,主持续修《城固县志》,整理出大量史料。他请全国著名学者西北联合大学教授黎锦熙参加修志工作,黎锦熙编写出《城固县志续修工作方案》(又名《方志今议》);出资从香港抄回胡琏撰嘉靖《城固县志》;延请张伯声、殷伯溪、薛伯安等教授编纂《城固地质志》《城固气象志》。后因各方原因,续修工作中断。他收集编写的很多史料,有些散失,有些毁于“文化大革命”。修志期间张叔亮任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讲师及西北大学中文系讲师。民国三十二年(1943),兼任西京图书馆城固分馆馆长。民国三十五年(1940),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陕南分校校务委员会主任、教务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
      1949年后,张叔亮历任县政协一、二、三届委员,二、三届常务委员,并担任县政协一、二届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组长和文史资料研究小组副组长。
     张叔亮在外地教书,常惦念家乡教育的发展。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张家桥村创办孝感小学。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原公筹建私立原才中学,并兼任原才中学董事长。
      张叔亮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对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及金石考古等均有研究。他对汉中地区,特别是对城固县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社会概况、文化教育、民风习俗、重大名人轶事、名胜古迹和考古发掘等均做过较深入的考察研究。曾主持编写《城固人民革命运动史》《四十年大事记》(民国年间)《城固杂记》《城固名胜古迹考》等。
      张叔亮热爱书法艺术,广集名家碑帖书论,精研金石文字,对中国历代书法和日本书法均有较深的研究。他中年书欧体,晚融欧魏、汉、隶于一体。遗留墨迹有的留存在苏州、广州和日本。1972年,日本访华团赴北京,曾要求会见张叔亮。
      张叔亮对城固县人民的生活疾苦也非常关切。民国五年(1916),他从日本回国,当时上下方家营土豪与县政府勾结,成立“捐款委员会”,向周围各村民征收姜黄、烟叶、棉花捐。张叔亮与胞弟张继箴组织领导反捐税的群众斗争,上下方家营十余村农民群起响应,捣毁“捐款委员会”。后又在冲虚观组织成立禁赌会,实行禁赌。民国十八年((1929),全县旱饥,他将十几年教书节余的数百银元和家中一些首饰捐献出来,购粮散发陈家湾乡各村民。张叔亮于1967年2月3日病逝,终年77岁。
 
 
参见《城固县志》第795—796页
城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年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