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诗文  >  其它

城固曲子

       “唱曲子”(或称“曲子戏”)是秦巴山水哺育的戏曲活化石,是能够反映几百年来汉水上游流域风土民情的千古绝唱。从宫廷到民间,从士绅到百姓,英雄故事、才子佳人、奇人轶事、神话传说,无不在“城固曲子”中得到反映。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曲子中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富。曲子起源于先秦,因秦建都于雍,故称“雍城秦曲”,曲子在秦以后,随着历史移民(汉中人迁入中原,甘肃、天水、陕西、宝鸡、岐山、风翔等地人又迁入汉中)的迁徒而流入汉中。曲子流入汉中后,融进了当地的小调、民歌,并以汉水上游人民群众的语音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城固曲子。据洋县民间曲子老艺人的家藏资料(清乾隆的手抄本)及其回忆,在明末清初时,城固、洋县一带就有“念曲子”的活动。“念曲子”是民间自娱活动,人们闲时聚集一起,一把三弦或胡琴,一个碟子即可念唱,后来在婚嫁庆寿时也邀人念曲子助兴。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曲子“自乐班”,念唱的曲目也不断丰富,从小段到大段或一个完整的故事。乐器也增添了板胡、四页瓦、碰铃等。清朝中期,汉中“念曲子”的活动极为兴盛,除了红白喜事、祝寿、儿子满月要请“围鼓丝弦”助兴外,迎神、庙会、彩莲船都要念曲子。清光绪四年(1878年)城固县原公西坝村姜尚志、吴金榜组建曲子戏班,以后众徒弟又在各地组建曲子戏班,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城固董家营汉中曲子班诞生,1953年城固县人民剧团成立。当汉中曲子在各县逐渐低落时,城固曲子班、尤其是姜尚志所创建的曲子班却越唱越红火。解放后,西府秦腔,汉调桃桃、汉调二黄逐渐时兴,曲子班艺人便逐渐被其他戏班请走,自此城固曲子日渐衰微,只有姜尚志的高徒王文宣在城固老庄一带教徒弟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姜尚志关门弟子王文献(王文宣的亲胞弟)竭尽全力组建戏班,现已发展成十六个曲子演出队。在市民协的关怀下,与2004年成立“城固县曲艺协会”,并同时成立“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城固曲子演出团”,现已发展会员30多人,培养新秀20多人。城固曲子的剧目,有300多个,曲子戏的曲牌有100多个,经王文献老人发掘整理出剧目194个,曲牌61个。
      城固曲子的剧目内容涉及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及现代各朝各代,以传统剧目为主,展示了几千年的历史兴衰,弘扬正气,鞭挞邪恶。城固曲子的剧目主要还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情趣,深受群众喜爱。城固曲子的唱腔,既有婉转、抒情、风趣的小曲,也有激昂慷慨、缠绵悱恻的大曲调,板式极为丰富。从念曲子到曲子戏,从由叙述性的清唱,改进为人物表演的戏剧,角色有了生、旦、末、丑的行当,乐队也有了文场、武场之分。文场有板胡、三弦、笛子、二胡等,武场除保留了“念曲子”用的四页瓦、碰铃外,还用上了汉调桃桃的全部打击乐器。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城固曲子音乐的表现能力,丰富了音乐形象。城固曲子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中国戏剧史上所发生的一切变革,尤其在清朝中期的“花雅”之争后(“花雅”之争,即以昆曲为代表的“雅”和 以秦腔为代表的“花”),以秦腔主盟艺坛,陕西各路戏剧呈现鼎盛。而城固曲子前辈艺人在吸收了秦剧其它剧种的优点和长处后,逐渐加快了曲子戏的板腔曲式结构的完善。而且,由于城固曲子和方言土语、生活习俗、欣赏趣味相结合,以及自身所包涵的民歌小调、山歌谚语,使其更受汉中人的喜爱。在一代代曲子老艺人的不断尝试与努力之下,曲子戏的戏曲音乐成份也越来越大,并且有了独特的风格,城固曲子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适应不同的演出场合和演出环境,剧目可长可短,人员可多可少,有台子唱大戏,没台子围张桌子也能唱。有人请时组班子唱,没人请时三、五人自唱自乐。20世纪80年代以后,戏剧的辉煌不再,专业剧团纷纷下马改行,曾经唱响祖国大地的艺术家们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民间,山区、田头、院坝,“自乐班”悄然登场,民间艺术家们纷纷亮相,“有志者事竟成”,王文献老艺人在二十多年前就立下了“曲艺传于世,方酬平生志”的誓言,后即开始收集整理城固曲子的剧目和曲牌,自筹资金办“自乐班”,自费印剧本,带徒传艺。目前,年逾八旬的王文献将其多年收集整理的194个剧目、61个曲牌、40多万字的书稿已交由市民协出版。
 
 
参见网站“城固县人民政府”:
http://www.chenggu.gov.cn/info/iIndex.jsp?cat_id=10261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