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习俗  >  节日

中秋节

 
(图片来源:360图片)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四季中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秋高气爽,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这天因月圆而更明亮,人们不禁仰望天空的朗朗明月,自然就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史传早有,记载颇多无须赘述,至于一提中秋节就会自然联想到玉兔、嫦娥、后羿射日等许多神话故事,也不便冗言,这里单就府谷人每逢中秋,民间盛行的中秋习俗记载如下。

  

      献月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府谷人叫献月儿爷爷。八月十五晚上,等一轮明月升至上空便开始,先在当院摆放一张桌,上面摆专门制作的献月大月饼和其他月饼若干,还有切成锯齿花牙状的西瓜、红枣、苹果、葡萄、香蕉、橘子、桃等时令果品,再放煮熟的大豆荚、玉米等食品,前置香炉。燃香,烬表、叩头后长者上首,一家围坐。鸣炮。近年越来越隆重,有的燃放大小礼花等。凡桌面上摆的食品一一给月亮分食(本地谓之泼散);之后,把大月饼用刀按顺序一字十字米字分切成若干近似三尖状的小块,大家分享。凡桌面上的供品人人可任意选食,并且边食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全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欢度中秋直至子夜方休。也有的端一木盘盛供品献月较为简单。

祭月神

      祭月神是中秋节的一项祈禳活动,自古有之。过去只在庙堂或有功名人家才举行祭月活动,旨在祈求丰收平安、避祸禳灾。近些年府谷民间也开始出现。祭月与谢月同时进行,点一支蜡烛,放一面圆形的明镜,全家跪地,恭诵祭文,而后五指合十于胸前,面对明月,闭目默默许愿毕,三叩首平身,然后分享月饼。其中一款祭文是这样写的:
 
节届中秋,仰望苍穹。繁星璀璨,万里无云。
苍天在上,皓月当空。锦绣河山,万载千春。
江河行地,日月辉映。国含万家,家有子民。
人人奋发,民生为本。同在月下,拜月虔诚。
吉祥如意,祈福依神。希冀明月,佑我今生。
四季平安,五福临门。青果时馐,西瓜月饼,
月老飨品。

  

      赏月是我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习俗,每逢此节颇有才学的文人们、同学们相邀聚集、吟诗作句、借景抒情。府谷人把赏月和献月是合并进行的。献月毕,全家大小人等欢聚一席,同坐月下,共叙时势,或畅谈盛世,或追昔思故。在府谷,一年中除春节外欢度中秋是最隆重的节日。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食品。府谷人把吃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以往多数人家都是自己制作。虽然府谷各镇都有专门加工月饼的商家,但购买者少,自制者多。有专门谢月的大月饼,直径尺余,上制“月”字,旁扭桂树图形,周围捏花边。有当礼品馈赠的小月饼,用月饼模子拓出,除薄厚不一外,其大小图案完全一致。另外给老人捏颗猪头,为孩子们捏些娃娃、毛猴猴等各色耍的。不少人家还制“炉食”即酥皮饼。质量各个时期不同,年年不同,主要区别是面、饼馅子构成,以及油的多少。
      不少家庭的老人,把子女赠送的月饼舍不得吃完,一直存放到年底甚至成隔年礼品上待来访的亲人。

吃团圆饭

      每逢中秋,改善生活毫无疑问,城里自然是沽酒、割肉、买菜。农村也有杀羊众人分食的习惯。现在城里也有人到饭馆包饭,若是远方亲人归来,更是举家甚至邀朋呼友作陪以示庆贺。吃团圆饭遍及城乡。

  

      玩月又叫走月,也是中秋节盛行的一项活动,献月之后,左邻右舍的年轻人互相走动,各自带着各家的月饼到关系亲近的邻家让其品尝。不少年轻人平时各有其事难得一见,遇佳节回乡,访友叙旧,往往另设酒菜,把酒赏月聊天叙话。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俗风物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