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作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俗活动之一,实为中国远古时期宗庙制度——祭祀的遗留,是乡村人们主要的群体活动。“庙会或在寺庙院内、周围举行,或在寺庙所在村镇街市举行,且都有固定日期。由会首会同庙中僧人举办,内容有唱戏、摆供、诵经、‘领牲’祭祀、商品交易等。”(《河曲县志》)可见,庙会是以庙为活动中心,呈现出社会集团的核心意义。“即在一定的时间内,聚拢在一个场所,进行一种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带有契约性的社会行为,如群体性的祭祀、祈祷、献演、娱乐等。”西口路各地庙会众多,表现了民众生活的典型侧面,从而构成村落社会乡俗礼仪的重要方面。
2004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在陕北府谷木瓜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三官庙会。河曲二人台是每年必请的。这次曲峪二人台艺术团被请来演出,笔者随同考察。
木瓜村是府谷闻名的全庙村,距离府谷镇15公里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周边山峦起伏,连绵不断。该村因处于黄土高原,山体被黄土覆盖,甚少青山,沟道深切,梁峁支离破碎。小小的山村,却庙宇众多,庙会也非常繁盛。其中,著名的祖始庙,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有隆重且规模很大的庙会,来自晋、陕、内蒙古周边地区的香客大约20余万人来此烧香,祈福求安。
关于木瓜村的来历,庙会负责人之一郝润捌这样介绍道:木瓜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全庙村。民间信仰很丰富。说起为什么叫木瓜村,有一个传说。村里某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村里的一面红旗不见了,正好那天下了一点雪,人们就去寻找,发现是村里的一只狐狸把它叼到了一棵木瓜树上,后来修路的来了,就确定下来,这个村子就叫木瓜村了。
木瓜村的庙宇多,供奉的神仙俱全,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多神信仰始终是中国社会的特点。多神信仰产生多庙宇。虽然大多数村落庙宇的神像都有供奉多教多神的现象,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本身便是多神系统,但是,在木瓜村里,却拥有17座庙,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庙村。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形成某一种宗教在精神上对人们的绝对统治。木瓜村的多庙宇,是自发宗教的延续,从而保持了它原有的民间祭祀性特征。这与中国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有一定的关系,使得乡民们从民风到心理素质都保持着乡土纯朴的本色。
参见《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第185—186页
杨红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