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巡抚总督王继谟遇难以后,身首异地。头颅已被敌贼抢到主子那里报功领饷去了,一只胳膊被砍,也无有踪影。士卒们只好将无首少臂之身拾了回来。为了使功勋卓著的总督有个全尸,当朝者秘密使人请来高级工匠,特制真金头颅银胳膊各一个,和无首少臂之身合在一起放入棺木,准备到时随棺木一并入葬。
没有想到的是,给总督特制金头银臂的消息不胫而走,没几日便轰动了整个京城。大街小巷,妇孺皆知。一些经常靠盗墓发财的亡命之徒早已鬼鬼祟祟暗中窥探,伺机偷窃金首银臂,暴发横财。这下可急坏了朝廷的文武百官。为了防止金首银臂被盗,他们苦费心机想了很多办法。最终议定:多棺多墓,以假乱真。随即派京城里有名的木匠赶制优质棺木十八副,找风水先生在总督的原籍周围和他战斗任职的地方选定墓地十八处,砌造墓葬。棺木的结构、漆色、轻重,墓葬的大小、规格、式样如出一辙,确实使人难辨真假虚实。
选定黄道吉日,总督的十八副棺木在十八处墓地同时下葬。安葬时间选定在夜间。每副棺木各选派十六名身体健壮的士卒执杆,前有数名侍卫开路,后有数名士卒压阵惟怕沿途贼人滋扰闹事,哄抢棺木。葬毕,十八处墓地一模一样,没有一丝儿差异。
十八处墓地选在何处?总督的真身究竟葬在哪里?说法各异。有的说在东,有的说在西,又有的说,总督的真身没有埋在十八墓中,而是葬在了一个叫石板沟的地方。不过在总督的家乡就有两处墓地,一处在总督祖坟(府谷县黄甫镇红泥寨村)南河湾(即今牌楼湾),一处在村东梁松树峁。
总督四世孙辈为了缅怀先祖,告慰祖灵,在南河湾总督墓特建石牌楼一座。牌楼高约3米,宽约5米,雕刻精细,十分壮观,上面刻着“大明万历王继谟阳和总督”几个字。我辈儿时常去观赏,现在仍记忆犹新。从那以后,人们便把南河湾改叫牌楼湾。可惜,这座石牌楼在文革时惨遭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参见《府谷文史资料》第17辑第13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府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