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神木市  >  史料  >  小传

贾拓夫传略

县志办供稿政协文史经济料整理

      

贾拓夫,原名贾耀祖,字孝先,化名宏光拓夫、贾元。一九一三年出生在神木城一个贫民家庭。

      贾拓夫自幼秉性聪颖,能言好动,八岁在县城模范小学上学。他遵守制度,勤奋学习多动脑子,成绩优良。一九二五年初小毕业后,考入县高等学校。
      在高小读书期间,拓夫开始接触进步师生。他一边刻苦学习功课,一边阅读《响导》《共进》《共产主义ABC》《唯物史观》等进步书籍,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革命觉悟不断提高。
      一九二六年夏,神木城旅外学生张学静等暑假探亲,召集县城贾拓夫等进步青年,张贴标语、集会讲演、宣传革命道理,贾拓夫进步接受了马列主义。不久,经张学静介绍,贾拓夫、汪滨之、王象山、张维斌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建立了神木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贾拓夫任书记。此后,他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探求革命真理,并积极组织和领导了县城学生反对基督教运动,参加了当地人民控告贪官县长庞仁安,清算劣绅乔济在理民局肮脏的工作,成为当时县城很有影响的革命分子。
      一九二七年春,贾拓夫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在绥德师范读书期间,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学校学生会负责人,绥德县团县委书记时适大革命处于高潮阶段,贾拓夫领导学生经常奔赴街道、农村,进行革命宣传,帮助群众建立工会、农民协会、陕北青年社等进步组织广泛开展革命活动。
       一九二八年初,绥德师范校长被换成反动文人柳砚琛。由于柳仇视革命,控制学生的言行,引起了学生的普遍反感。贾拓夫与朱侠夫周自齐等,发动和组织了绥德师范学生反对柳砚琛的学潮。柳竟以捣乱罪名,将他们三人开除出校。从此贾拓夫结束了学生生活,走向社会,从事革命事业。
      一九二八年四月,贾拓夫离开绥德师范时入狱。出狱后贾拓夫任中共陕北特委委员,代理团特委书记,到延川、延长、延安、榆林一带开展工作。
      一九三〇年十月,因叛徙告密,贾拓夫在西安被捕入狱,同年十一月越狱成功。后在中共陕西省委工作,任省委委员、秘书长、并负责组织宣传工作。
      一九三三年,贾拓夫代表陕西党组织到江西向中共中央报告陕甘工作,出席了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留在党中央工作。一九三四年中央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贾拓夫随军北上,任红军总政治部边区工作部部长。
      遵义会议后,中红军向赤水方向进发,行至土城,侦悉川军郭勋祺部及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周浑元、吴奇伟纵队与湘、黔、滇军阀的几个师对中央红军形成了包围之势,企图在渡江时阻击中央红军,毛泽东等领导人及时识破了敌人阴谋,放弃渡江计划,又回师桐梓。贾拓夫奉命率一个连的兵力首先占领了桐梓,获悉了国民党军队已切断中央红军经桐梓南撤的要道,需要立即撤退。几分钟后就听见敌人的枪声,贾拓夫临危不惧,率领战士们且战且退,并将自已的战马让给伤员,自已拄着木棍助行,当晚他们安全地撒到了遵义城。
      长征途中,我军由于长途跋涉,供给困难,粮食极其匮缺,解决吃饭问题成了当务之急。一九三五年七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毛儿盖和芦花等地设立了筹粮委员会,贾拓夫承担了筹集六十万斤粮食的任务,他带领一部分战士到瓦布梁子地区筹粮。那里是藏民聚居的地区,由于反动军队对少数民族烧杀掠抢,藏族人民见到军队就恐惧和仇恨。当他们来到瓦布梁子时,藏民早已躲在深山老林。贾拓夫严令战士们不擅入藏民房屋,不动用藏民的一草一木,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夜间露宿在自己搭的帐篷里。后来一位藏民通司(即翻译)了解到他们的严格风纪,深受感动,向流落在外的藏胞宣传红军的军纪,使他们打消了疑惧,陆续返回家园。贾拓夫帮助藏民召开了六个乡的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六个乡的人民自治政府,成立了瓦布梁子地方自治区藏民革命政府,并建立了革命武装。随着军民关系的密切,藏民们积极为红军筹粮、熬盐、按时完成了筹集粮食和盐巴的任务。临别时藏民们依依不舍,把酒相送,许多藏民主动参加运粮工作,有的全家出动,帮助红军把大批的粮食和食盐运到芦柁。到达陕北后,贾拓夫协助王首道、刘向山接管了陕北苏维埃政府和保卫局,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及时,妥当地处理了陕北肃反扩大化问题,释放了刘志丹等同志,恢复了他们的领导职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贾拓夫历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统战部部长、调查硏究局局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秘书长、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等职。
      一九三九年主持西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期间他经过调查、研究编写成《回回民族问题》书,在延安出版发行。主持调查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绥远五省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情况,写成《抗战中的陕西》《抗战中的甘肃》《抗战中的宁夏》《抗战中的青海》《抗战中的绥远》等五部材料,对正确开展西北地区革命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贾拓夫同志在这一时期,认真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和统战工作方针。积极协助兄弟民族建立“回民自治村”“蒙民自治区”,成立“回民救国协会”“蒙古民族文化协进会”,团结各兄弟民族积极投入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贾拓夫接替陈云同志主持西北的财政工作。一九四七年胡宗南进犯边区,贾拓夫随同党中央转战陕北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市长,西北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兼轻工业部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笫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政协全国常务委员会委员。
      贾拓夫在中央从事经济领导工作期间,协助陈云、李富春同志,对我国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对国民经济高速度、按比例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在经济工作方面,具有深湛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经济战线上有独到见解有才能干的领导人之一。在许多经济建设重大问题上,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不随波逐流,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他的许多正确意见在当时不但没有被重视,反被误认为是“右倾保守”受到批判,一九五九年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贾拓夫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对侍,仍然忘我地工作和学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及其顾问康生,捏造罪名,对他进行诬陷和残害。贾拓夫进行了坚贞不屈顽强的斗争,最后竟于一九六七年五月七日被暗害于北京郊野。
      一九八〇年三月二十日,党中央为贾拓夫召开了追悼大会,邓小平、胡熠帮等出席了追悼大会,薄一波致了悼词。悼词说:“贾拓夫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的路线。贾拓夫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是我党的一大损失。现在党中央为贾拓夫同志一生的革命活动,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为他平反,恢复名誉使多年沉冤得到昭雪”。
      贾拓夫同志永垂不朽!
 

参见《神木文史资料》第1辑第98-106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神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6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