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黄陵县  >  诗文  >  散文

黄陵问柏知敬根

杜耀峰
       每次拜黄陵,总得新启迪。不仅我有这种感悟,大凡谒者无不同此。来黄陵谒者层出不穷,近陪新友复谒,得一新解——根之缘故!君惊叹那七搂八拃半的参天巨柏,历经五千年风雨,何以苍然固我?答曰:根之魂力!
      君羡问那挺拔顶天的三千年古柏,何以免遭战火糟践?何以躲避人为砍伐?何以承受风雨雷电霜旱虫疫横祸?答曰:根之韧力!新友初谒,趣寄柏躯。随又询问举目皆盈的千年柏、五百年柏、近年柏。竟能自问自省自答皆曰:根之脉力!
      新友问柏,既然能生省身敬根之怀,我便有暇去静观独省了。
      只见轩辕墓正北,拔地挺立了三千年的一棵奇柏,两人合围粗,柏身长到约8米多高处,突然分杈,其一枝向南生去。这枝向南长出不足2米时,主干又复回原身,两枝重抱一体。虽然柏体一段已成空心,但再往上,又齐心协力共参天。只是径直向南生去没长回来的一小枝,悲怆地干枯在烈烈的风雨之中了。
      我自问新省:分合乃随态常情,归根则天经地义。尊这一理者,随根共生同参天;悖这一理者,根脉不允,烈烈悲怆于枯终。归途,诸君仍问柏盎然,敬根不已。我遂想起老子同弟子游山观树一事。弟子见林中挺拔大树,惊问老子:可曰有用之材?老子笑曰:其端直好用,便有人选伐之。扭曲之树,无人伐,永立山林。作为树,后为用。
      老子的有用无用,引众谒者奇想异感归达共识:黄陵五千年,桥山历雨,能苍然固我者,只凭遵随根脉而永葆了柏的本性。一个人,一个民族岂不同理?!
      “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不论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咱的妈!”驾车师傅有意无意放出了《母亲》之歌,同车人之共鸣。

 
参见《黄陵文典·散文卷》
《黄陵文典》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8年初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