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芯子分布于蒲城县境内,以焦庄村、晋王村等地最具代表。据传,唐朝士兵为庆祝胜利,把用于攻城瞭望的长梯背到肩上,让战友在梯子上纵情表演,这就是背芯子的由来。蒲城芯子旧时多在农历二月二演出,后来由于庙宇倒塌和为照顾农事活动改为正月十三至十五,三天为期,活动主题都有精巧的安排。第一天为时政国事;第二天是东中西三社之间互相叫阵,如东社演《打焦赞》( 因西社人以焦姓为主),西社则演《战吕布》(东社以吕姓居多),中社扮演协调角色;第三天则以团结为主题,三社同出《桃园三结义》等剧目,握手言和。芯子演出少则三五台,多则二十余台,根据传统戏剧的装扮分为下(根子)、中(二截筒)、上(梢子)层或四层。蒲城芯子节节有题牌,两边配三眼铳、神棍护卫开道,队伍长达数百上千米,十分壮观。蒲城芯子2013 年被列入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113页
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局,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