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人物  >  文学教育

李约祉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别号金粟逸农。李良材长子,李异材嗣子。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弟仪祉同科考中秀才。次年,二人同时被选入泾阳崇实书院,后并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于右任因所著《半哭牛笑楼诗草》语涉反清,陕西巡抚恩寿密令三原知县德锐拿办,他得讯,暗告于父,于父即差人前往开封告知右任,得免于难。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仪祉双双考入京师大学堂第二期预科,攻读外文。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毕业后,历任省视学及省立女子模范小学校长、女子模范中学校长等职。民国二年(1913),其父在西安创办易俗伶学社,他参与发起,先后任社长及评议长、教务主任、编辑主任。后任省教育厅督学、全国教育联合社陕西代表、蒲城县志馆长、县参议会议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政协委员。1956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著述及剧作甚丰。
 
 
参见《蒲城县志》第754页
《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年7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