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是日晚亦称“七夕”。相传,此日喜鹊搭桥,织女牛郎相会。农村姑娘,节日当晚要搞乞巧活动。节日前几天,各家用豌豆等泡“巧芽”,使之长至尺许。初七晚上,妇女们用干草缚“巧姑”,在村巷置案,献瓜果、巧芽,拜祭巧姑。乞巧时,姑娘们轮流跪伏案前,身盖红布,剪碎巧芽,放入水盆中观影,如若剪的巧芽像鱼儿、花鸟在水中漂游,则算谁的手巧。剪放时伴以击碟磨碗之声,取乐助兴,直至深夜方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习俗渐废。“文化大革命”后再无。
参见《渭南地区志》第二十二编第四章第773页
渭南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三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