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顺虎
我甚至不用怀疑,即使是省城西安很随便的一个聚会,桌子上几乎都能碰到蒲城人。而一提起蒲城人,大家话题或者说调侃最多的大概就是蒲城人势大。我记得在汉中任市委书记的会民(张会民)同志说过:我们蒲城人扎的是改革开放的势,扎的是科学发展的势,扎的是阳光厚道的势。我想:说蒲城人势大,无非一个是说在外面工作的人数多。前几天有人听说我调到文化厅工作,说省委原来有两个秘书长是蒲城人,财政厅有两个副厅长是蒲城人,文化厅有两任厅长是蒲城人……记得我刚到安康工作时,市委常委中就有3个是蒲城人,我并不是说当个啥长就怎么样,但在外面工作的蒲城人相对多一些还确定是事实。再一个就是说蒲城人还能干点事。前几天见了写《陕西愣娃》的作者杨玉坤(《陕西日报》社原文体部主任),他将他写的这套书签上名,送给我时说:“《陕西愣娃》主要写的就是蒲城人杨虎城、李仪祉,蒲城人能干大事,王鼎、杨虎城都是和皇上弄事哩。”前几天碰到开元和《华商报》的领导说蒲城有个叫张久灵的老板在县城荒郊野外修了一个四星级生态园,不知道人家咋挣钱哩;有个张继民水泥(尧柏集团)还在英国上市了……蒲城人的名气按照陕西省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雷珍民的说法就是:蒲城人一身的大气、正气、还有就是争气。今年陪个朋友到蒲城,看到晚上的南塬公园,大呼这不就是曲江么。第二天到园子一转,结论就是蒲城人大气、蒲城领导大气、蒲城人有福气!一个县有这样的公园、这样的去处,难得难得!走了这么多县,唯有蒲城!好多人包括我一直在反思这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原因不一定是桥陵知名导游说的蒲城人唐朝就势大,要不为啥桥陵狮子瞪唬子眼都是朝上看哩?我想最根本的是蒲城人重教育、重文化,尚新崇业、尚礼重道、大气敢为,我们这些早年间出去的人都是重教育、重文化的受益者。今天蒲城的文化大会安排部署的一系列事情,明天不知道将有多少蒲城儿女受益,不知道又将有多少蒲城儿女走出蒲城、以蒲城为骄傲。蒲城也将以其给社会的贡献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