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九(1916—1967),原名瑶池,曾用名遥驰、耀智,化名薛云卿、薛凡。本县横阵堡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就读于陕西省立一中,次年转入西安师范简师班。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抗日学潮影响下,开始读陶行知、邹韬奋等主办的进步刊物。参加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大会和“西安事变”游行,拥护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主张。是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民国二十六年(1937),经同学肖蓼介绍,邓达九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暑期到云阳中共陕西省工委训练班受训。10月间从潼关宣传抗日后回到华阴,在罗山学校成立了民先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次年元月,邓达九介绍薛广池、王子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本村私塾小学借教书之便积极组织儿童团,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不久,又同王平凡、邓仰池去云阳青年训练班学习。
民国二十八年(1939),邓达九在南洛村开民小学任教期间,积极推销《老百姓》等进步书籍和进步报刊。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邓达九在中山街小学任教,任中共华阴特支书记。是年秋,任华阴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6),邓达九任中共潼、华工委委员。他以岳庙火柴厂经理身份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民国三十七年(1948),因受到国民党政府监视,调回关中地委工作。民国三十八年(1949)任中共关中地委组织部干事期间,调东府大队学习,准备参加新区接收工作。是年5月潼关解放后,任潼关县委组织部长。此后,任渭南地委秘书处研究员、陕西省土改委员会办公室秘书股长、中共陕西省委农工部办公室主任、渭南地委党校副校长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邓达九遭到批斗,身心备受摧残,但他仍坚守岗位,努力工作。1967年8月31日突然失踪。次年2月在渭河滩发现其尸体,死因不明,时年62岁。
参见《陕西地方志丛书 华阴县志》第794页
《华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