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华阴市  >  人物  >  文学教育

党安华


(图片来源:陕西网)
 
      党安华(1955—),男,1955年出生于华阴市太华办八一村, 1970年参加华阴市迷胡剧团,演员、导演,华阴市老腔保护中心主任。2003年调入华阴市文体广电局工作,曾多次到农村调研走访,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2001年,党安华大胆尝试,把老腔皮影戏封闭式的艺术表现形式改为开放式表现形式,由原来老腔皮影戏闻其声不见其人,改为闻其声观其人,华阴老腔开始走出幕后,走向台前。2003年他创作的《古韵乡趣》荣获渭南市文艺调演创作、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七个一等奖,受到专家和媒体的高度赞誉。这一立程碑式的艺术创新使得濒临灭绝的华阴老腔从此有了新的生机。2006年初,著名导演林兆华来陕西为话剧《白鹿原》挑选配戏剧目,在参加表演的二十多个陕西地方戏曲中,林导慧眼独具,一下就选中了老腔。这年5月,华阴老腔艺术团挺进北京,与濮存昕、郭达、宋丹丹等首次同台排演话演《白鹿原》,老腔也由此开始走向现在的辉煌。
      近年来,党安华先后创作编导老腔系列节目七十多个,老腔大型原生态音乐会两台。带领华阴老腔多次代表陕西参加全国艺术赛事,荣获国家级金奖四项,省部级艺术赛事一等奖近二十个。不仅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演出近千场,而且先后到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国外观众称华阴老腔为“东方古老的摇滚乐”。电影《活着》《桃花满天红》《白鹿原》《老腔》等以及不少的艺术专题片的音乐主语,都运用了它的音乐旋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栏目组以华阴老腔为主要元素拍摄制作的大型公益宣传片,在央视各频道连续播出千余次,极大的宣传了华阴的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演出,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联合佳能(中国)公司、南方周末集团拍摄的“影像发现丝路之美”老腔专题纪录片《华阴老腔皮影》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郑州等全国25个国际机场播放一个月,每天播出15次,每次180秒,这对华阴、对老腔的宣传都将是空前的。2015年以老腔为主要元素的为群星大奖赛节目正在党安华的导演下紧张的排练。这些都引起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众多家媒体机构的高度关注,先后到华阴拍摄、采访、报道、研究华阴老腔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老腔已经被誉为华阴的名片、渭南的符号、陕西的亮点。
      党安华本人先后荣获中国第十四届群星大奖、群星表演奖,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金奖,全国民间艺术汇演金奖等多项大奖。多次被评为渭南市文化领军人物,渭南市文化艺术先进人物,渭南市标杆人物,渭南市劳动模范,渭南市德艺双馨以及华阴市优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参见华阴市华山老腔艺术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党安华简介
网站“ 华阴文明网”:
http://www.hywmw.com/news.asp?id=6198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