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360图片)
本县民间工艺品种繁多,1990年有艺术队伍六十余人。
剪纸
俗称“剪窗花”。是农村妇女美化环境的一种装饰性美术活动,逢年过节贴于窗户、围墙、顶棚等处,农村妇女从小多学此艺。取材多为马、牛、羊、鸡、犬、豕、狮子、老虎、猫、鱼等飞禽走兽和竹、兰、菊、梅等四季花卉,以及“麒麟送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现今最出众的民间剪纸艺人当推台头村屈文侠,她的剪纸取材广泛,涉及戏剧人物、花草虫鸟、百兽家畜。剪制精美,栩栩如生。从幼年时起她就给村人剪纸布置新房,深受乡人赞赏。屈文侠的皮影人物剪纸,在陕西省独具一格,多次参加省地县展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曾两次赴北京展出。全国性刊物《装饰》刊载其剪纸作品多件,有的作品还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馆收藏。1989年,屈文侠出席了省剪纸艺术交流会。
雕刻
本县民间有皮刻、石刻、木刻多种。皮影雕刻工艺最佳,刀工精细,线条明畅,设色艳丽,如帝王宫殿,佳人绣阁,才子书房,军营帅帐,桌椅门窗,花木奇石,形象逼真。人物有威武战将,文人军师,才子佳人,农妇乡民,皆多姿多态。当今皮影雕刻艺人造诣最深的为观北肖堡农民陈增礼,1981年至1985年,先后为陕西省艺术馆、中国美术馆整理资料,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馆整理、复修皮影人物一万六千余件。同时又为秦晋皮影赴京展出、洛川县皮影赴法国演出,编排、刻制、复修了大量作品。
门帘画
有竹、布之分。为本县乡镇美化居室的一种形式,多取材于古典戏剧、民间故事、寓言或花草百兽。艺人中以孟塬营里农民张来生最有名。1982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陕西省民间艺术画展。
耍货子
60年代前,本县班坊村人用柳木削制木人、龙、马、虎、猴等;用灵神、麻木削制枪杆,用柳木旋制响棒锤、车车、鞭棒等玩具。着彩常用红、绿、黑、黄色,因以红色为主,故又称“红货”。广销于秦、晋、豫等地,是民间独特工艺品之一。这种工艺品兴于清初。由于历史悠久,工艺精细,又符合儿童心理,颇受儿童喜爱,销量很大,从事这种工艺品制作的人很多。民国前期,该村被称为“耍货子村”,远近驰名,1960年后,因库区移民而停止生产。
面花
又叫“花花馍”,农村巧手妇女多娴此艺。用面粉蒸捏成龙、虎、鱼、兔、猪、青蛙等形象,为婚丧祝寿礼品。大的虎馍往往重达十多斤。
刺绣
历代流传,遍及全县。民间衣、裙、鞋、帽、门帘、围围均绣以竹、兰、菊、梅、狮子、老虎、青蛙、凤凰等,造型优美,工艺精细,色彩艳丽,生动美观。近年则发展刺绣被罩、沙发罩、电视机罩、录音机罩等。内容亦有更新。一些村镇还举办刺绣学习班,培养新秀,其作品已进入外贸市场。
参见《华阴县志》第736-738页
华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