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在本县岳镇建立了西北贸易公司渭南分公司华阴商店。
1950年5月,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主管本县工商业行政管理工作。次年中国花纱布公司在华阴车站设立渭南分公司华阴采购组,经营棉布销售及棉花采购。1952年华阴县贸易公司成立。同年9月,县烟酒专卖公司在岳镇设立华阴批发部、华阴贸易公司,又将粮食经营业务移交县人民政府粮食科,主要经营百货副食。同年省煤建公司渭南分公司在华阴车站设立华阴营业组,经营煤炭。
1953年华阴贸易公司与华阴专卖公司合并成立副食公司,址设岳镇。1954年在岳镇设立食品公司、油脂公司。1955年4月,在岳镇设立百货公司。1955年在华阴车站设立木材公司。1956年在岳镇设立文化用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在华阴车站设立煤建公司。
1956年元月,花、布业务分家,花纱布公司撤销。分别成立纺织品公司和农产品采购局。采购局下设10个棉花收购站(即城关、岳镇、沙渠、遆家、河口、东赵、段村、五方、南洛、焦镇)。10月,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将工商科改为华阴县商业局,址设岳镇,主管国营商业各公司及工商行政管理。1957年国营商业又在岳镇设立民用公司,经营五金、交电、化工染料等。是年本县国营商业有百货、纺织品、煤建、木材、副食食品、饮食服务、文化用品、民用、油脂10个公司。有职工114人。
1957年5月,华阴县服务局成立,址设岳镇。次年烟酒专卖公司与贸易公司合并为服务局,下设副食、食品、饮食服务3个公司。1958年6月,华阴县原商业局改为第一商业局,下设百货、纺织品、民用器材3个经理部。9月,第一、二商业局合并为商业局,与县供销社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个牌子,下设百货经理部、棉油经理部、供销经理部、煤炭木材经理部及其基层供销社。1959年华阴并入渭南县,国营商业设渭南县华阴百货、副食、土产、棉花几个支公司和药材采购批发商店。
1961年9月,恢复原华阴县建制。次年元月,根据中央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国、合分开,商业局下属有百货公司、糖业、烟酒公司(原副食公司)、食品公司、五金公司(原民用公司)、煤建公司。1964年药材公司更名为华阴药品器械公司,原由卫生部门领导改为商业局主管。1964年12月,又更名为中国药材公司陕西省华阴县公司,时国营商业共有百货、糖业烟酒、食品、五金、煤建、药材6个专业公司,1个药店,42个门市部。
1968年商业系统革命委员会成立。1970年1月,商业局与县供销社合并为华阴县商业管理站,后又改称商业革命领导小组,统管国、合商业。1969年在桃下成立东方红商店。1970年成立孟塬商店及华山商店(向阳商店)。1970年8月有原县级7个公司与经理部改为7个公司,撤销了五金公司,其业务交生产资料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与糖业烟酒公司合并,增加了肉食土产公司。调整后有百货公司、医药公司、石油燃建公司、肉食土产公司、副食服务公司、棉花公司、生产资料公司7个公司。共计739人,58个门市部。
1971年在县城南成立华阴糖厂,以甜菜加工食糖。1972年食品加工厂与糖厂合并。1973年副食服务公司与饮食服务公司分开。同时在华阴车站东设立蔬菜公司,在罗敷车站、华山冶金机械厂、黄河工程机械厂、华山冶金车辆厂分别设立商店。1976年在华山车站成立五金交电公司。1977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分设。
1983年12月,商业局在华山车站设立石油公司,煤建公司,由物资局管理。1984年后,先后撤销了华山冶金机械厂商店、黄河工程机械厂商店、华山冶金车辆厂商店。至1987年,国营商业有百货、副食、五金交电、石油、食品、蔬菜、饮食、医药8个公司。后相继在桃下、华山、孟塬、罗敷设有4个商店。1988年5月,商业局由岳镇移至太华路南段。
1990年商业局系统有8个公司,4个综合商店,1个食品加工厂。自有流动资金21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63万元,仓库面积16241平方米,营业用房面积15215平方米,库存商品810万元。
参见《华阴县志》第223-224页
《华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作家出版社
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