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华阴市  >  史料  >  其他

党政机关建设

      中共华阴县委: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华阴县委员会初驻老城街中段北侧(原国民党县党部旧址)。1954年将原文庙西大操场扩入县委院内。翻修新建砖木结构平房两幢,后又增建1幢。1975年在大院东南隅、西北隅各建窑洞式两层楼房两幢。1978年西南隅瓦房拆除,建砖混结构外廊式三层宿办楼1幢。1978年将原文庙大成殿改修为大礼堂。1985年拆除大成殿前的瓦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廊式双面四层办公楼1幢,1986年竣工。县委各部门及群众团体均在此楼办公。县委大院重新部署,划分了生活区和办公区,间隔以砖墙。全院建筑总面积为4438.02平方米。
      华阴县人民政府:1949年5月至1987年8月,县人民政府驻老县城旧县署原址。旧县署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县丞黄文明奉命缮建,明嘉庆(1522—1566)时,知县简种宇、王时雍等相继修葺。明万历(1573—1620)时,知县刘若水在仪门前修粮仓,东南隅修迎宾馆、土地祠,在西南隅修监狱,大门内修审明亭和谯楼。清代屡有改建,修葺。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县杨成械将大门改建为砖砌洞门,上置谯楼,并于二门内正堂前立戒碑一通。碑文为“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借以警戒官吏端正官风。清代后期,县署东西相继建成县丞署、主薄署、典史署、驿丞署、递运所、大使署、儒学署等10多所公用建筑。民国时期增建无几。解放后,对原县署建设进行了大面积改造。1954年拆除县府正堂以后的大部分旧房,建成砖木结构瓦房6幢,将大堂改修为县政府大礼堂,又对后堂进行缮修,改土木结构为砖木结构。1972年拆掉礼堂(即原大堂),于前院东侧修建大屋顶式砖木结构大礼堂,可容千人集会。70年代末,拆掉县政府大院西侧的旧房,建成两幢二层单面外廊式宿办楼和饭厅。1981年又拆除老礼堂旧址左右的平房,建成1幢三层带帽防震单面外廊式宿办大楼。1984年于县政府后院新建1幢三层砖混结构家属楼,计有18套住宅,供部分干部家属居住。县政府全部建筑总面积6643.34平方米。
      1987年9月县政府迁入县城东门外东岳路西段新址。新址于1985年开始筹建,1986年3月1日开工,1987年9月11日竣工。占地总面积1081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960平方米,建筑占地2782.1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五层代帽办公楼1幢,占地890.8平方米,建筑面积4634平方米;四层双面内廊式干部住宿楼1幢,占地面积522.6平方米,建筑面积2037平方米;两层食堂、会议楼1幢,占地476平方米,建筑面积836.24平方米;二层车库楼1幢,占地280.5平方米,建筑面积501平方米。门房、锅炉房、配电房、油库、仓库等其他附属建筑占地252平方米,建筑面积401平方米。院内道路全部水泥渣石铺地,内外空间筑有花坛,种植花木。建筑总投资157.6万元,政府办公室、各县长办公室、民政局、劳人局、统计局、计划委员会、物价局、信访局、监察局、经委、科委、农牧局、体改委、区划办、县志办、外经办16个部门在政府办公大楼办公。
     
   
 

参见《华阴县志》第241页

《华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作家出版社

1995年10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