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360图片)
凤翔民间把十月一称“寒衣节”,也叫“烧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立冬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于是,都要上坟添土祭祖,除摆贡品烧纸钱外,还要用彩纸剪成衣帽,焚于坟前;已出嫁的闺女,按旧例回娘家祭礼已故长辈,凤翔民间称“送寒衣”,以此寄托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据史载,“烧纸钱送寒衣”节俗,是因袭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民间传说东汉时期,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家有位女眷名叫慧娘,在有一天的半夜,她假装因急病而死,蔡伦悲痛欲绝,跪在她的棺材前哭声不止,他边烧纸边哭诉:“我给夫人烧张纸。”他烧完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后,突然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作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慧娘唱了很多遍后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爷就让我推磨受苦,赏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伦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伦又抱了几捆纸,烧给她的父母。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伦买纸,慧娘充满感慨地将纸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乡亲都来买蔡伦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送寒衣,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另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范杞良被抓去修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在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了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送寒衣也成为凤翔民间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参见三秦游网: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info/1541311261348356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