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遗迹  >  遗址

寝宫——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

      遗址临近凤虢公路,东距宗庙遗址约500米,西距姚家岗春秋战国秦宫殿遗址约600米。遗址方向北偏东28米,长326.5米,北端宽86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1894平方米。平面布局规整,四周有围墙,可分为五进宫院、五进门庭。
      第一道宫院位于遗址南部,长52米,宽59.5米,面积3068平方米。
      第二道宫院长49.5米,北端宽60.5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970平方米。西端正中有一门,南墙正中一门与第一道宫院相通。院内中部偏北西侧各有一座建筑,南北长16米,东西宽12.5米,面积200平方米。
      第三道宫院,长85.5米,北端宽60.5米,面积5074平方米。东西围墙平均宽2米,北端各有一门,平均宽4米,距北墙16米。东门正东前似有一屏,东墙南端和西墙南端各有一门。正中有一门与第二道宫院相通。宫院中央有一建筑,北长32.5米,南长34.5米;东宽17.2米,西宽17.7米,面积约586平方米。
      第四道宫院南北长51米,东西宽70米,面积3570平方米。东西围墙中部各有一门,南有一门与第三道宫院相通。
      第五道宫院是五道宫院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南北长65米,东西宽86米,面积5590平方米。院内正中偏北及其前方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大小相等。院内南部有两座建筑,长35.85米,宽7.5米,面积269平方米。两建筑间有一通道,与第四道宫院相通。
      其内出土凹字形三角纹瓦、绳纹板瓦、绳纹夹抹光带筒瓦、素面半瓦当及粗绳纹的厚瓦片等遗物看,该遗址的沿用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宫南向而庙居左,则庙在寝东也”(李如圭《仪礼·释宫》)。该遗址当是寝宫所在。


 参见《凤翔县志》第810-811页
陕西省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1年12月第1次印刷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