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乾县  >  美食  >  正文

甑糕


(图片来源:长城网)


甑糕是流传乾县城乡的风味小吃,也叫“劲糕”。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的蒸锅,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瓶,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近年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糯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糯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乾县甑糕制作历史悠久,城乡分布广泛,以袁家庄甑糕制作较为有名。制作时先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在乾县另有一种与甑糕近似的小吃,当地人称其粘(ran)糕。其制作与甑糕制作大致相同,多年来同甑糕一起深受大众喜爱。

 
 
参见《陕西省乾县文化体育志》第660页
赵明博主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5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