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受挫的情况下,蒋介石抽调兵力,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胡宗南等部共投入23万人,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当时,国民党的飞机经常对延安狂轰滥炸,而我们在陕北的兵力只有两万多人,仅为敌人的十分之一,处于绝对劣势。那阵子,秘书处一个劲儿烧文件;中央办公厅有个图书馆,我们整天帮助往山沟里运图书。我想起平时夹密码没有合适的夹子,向管理的同志要了两个硬书皮。
我心里意识到我们真要撤离延安了。
3月18日,胡宗南的军队逼近延安南郊。撤离的命令终于下达了。这天中午,我们在杨家岭大食堂会餐。平时我们一星期只能吃一次白面馍,菜也很少,每次都是专人用勺给大伙平分。这回菜盆里的菜多的冒尖,还有几只半人多高的大木桶,里面油花花地装满了大肉片,你尽管吃个够,米饭和白馍也是随便吃。这也许是在延安的最后一顿饭了。
饭后不久,我们就在杨家岭大门口集合。我心里又是一阵扑腾。这回真要走了?
“这是往哪去呀?”
“不要问。”有人制止。
于是大家都闷头赶路,谁也不再说话。走了约70里路,天黑光景,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子(以后才知道这村子名叫青化砭)就在大路两旁原地休息待命。
突然,队伍里一阵低低的呼唤:“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
我们所有的人都顿时振奋起来了!我们一齐向前凝望。夜已近,可我们还是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毛主席!他在警卫同志们的簇拥下走下汽车,向队伍走过来了。他从容不迫,充满自信,仿佛不是我们撤离了延安,倒像是我们正向南京进发哩。那谈笑风生的样子,同我初到延安第一次看见他在杨家岭散步时一模一样啊。
从那以后,转战陕北一年又五天,我所在的中央前委机要科,始终跟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一起。为了收发电报及时,我们的住处往往离毛主席的住处最近,有时就是一墙之隔。那一年,尽管不能说我天天可以见到毛主席,但毛主席亲自起草的电文则几乎是天天可以见到的。他指挥整个解放战争的电文都是通过我们的手发往各战区的。那时,他的声音我们也常常听见,有时从隔壁传来,有时是在行军的路上。
神机妙算
1947年4月13日,我们随毛主席行军到达安塞县王家湾村,在那里一住就是50多天。这段时间,毛主席指挥人民解放军于4月14日和5月2日,消灭了敌135旅4700余人和167旅6700余人,取得了羊马河战斗和蟠龙战斗的重大胜利,缴获敌人大量武器、面粉,也让我们过了几天转战陕北以来吃“洋白面”的好日子。
6月8日傍晚,敌情紧急,我们随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向西北方向的天赐湾前进。这天晚上,天黑极了,伸手不见五指,又下着大雨,道路弯曲坎坷而泥泞不堪。谁知,通过一座山峁时,突然发现对面山头上亮着火堆,原来黑夜里我们竟和敌人撞上了离得好近,火光下,可以清晰地看见敌人在走动,真悬啊。说来也怪,队伍里这么多马,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走了这么长时间,硬是没有一匹马叫唤。队伍前面传来了命令:不许说话、不许咳嗽、不许吸烟、不许打手电。我们都静悄悄的,一声不吭,谁都知道,此时此刻,任何一点响声都可能招致大祸!大家翻戴着军帽,露出白色的帽里,有的背上还扎一块白布,好让后边的同志看得见跟上队伍。雨渐渐小了,可因夜黑我们竟走迷了路,连向导也弄不清该往哪里走了。大家只好原地待命。正在这时,我看见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同向导小声谈话呢。在警卫员同志用布单遮掩下,他们正围在一块儿,打着手电看地图,毛主席、周副主席神态是那样泰然自若,那样从容不迫。
天赐湾是个只有很少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敌人又正在奔袭小河村,听说中央其他领导都劝毛主席离开这里,可毛主席就是不走了,弄得大家很紧张。然而,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神机妙算太正确了,敌人并未追到天赐湾。我们在天赐湾住了一周,又返回小河村,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事后,毛主席解释他的行动时说,这次敌人奔袭小河村,是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刘勘不过是执行者,所以,他们只要到小河,就算完成了任务,再说敌人只准备了4天的粮草,他们再追下去,吃什么?
毛主席是把敌人摸透啦。
珍藏至今
中央前委在靖边县小河村住下后,毛主席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即小河会议,研究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问题。除前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参加外,西北、晋绥等地以及各野战军负责同志,凡能来的都来了。当时,由于处在战争环境,交通极不便利,通讯密码很难送到前方,见各地首长到了,我们赶紧抓住机会突击制作了一批密码,好让首长们开完会带回去,以便同中央联络用。想到我们就要反攻了,我和大家的心情真是高兴,没日没夜地干。因为在这次工作中成绩显著,组织上还给我们记了功。
这天,叶子龙同志来机要科看我们,我用试探的口吻问了一旬:“能不能请主席和我们照个相啊?”叶子龙听后笑了笑,不置可否。我立刻有些后悔,是啊,毛主席这么忙,我却提出要和他照相,太不懂事了。
谁知,没有多久,忽见叶子龙陪着毛主席向我们机要科走来!一见毛主席来了,所有的人都从老乡的窑洞里跑出来。毛主席边走边笑着说:“你们不是要和我照相吗?”因为谁也不知道我向叶子龙提过此事,一时间大家都愣住了。我也一愣,随即便跑上前去说:“就是,就是!”毛主席又笑了:“那好嘛,咱们一起照相。”我们这帮年轻人真是大喜过望,赶快回窑洞搬凳子,有几个机灵的则早已抢先站在了毛主席身边,或席地坐在毛主席身边。我年纪最小,力气也小,刚刚挤到主席跟前又被别人挤到一边去。毛主席坐在一张小凳上,见我们这样“抢镜头”,也不由得笑出声来。照片洗出后,我得到两张。我一看,嘿,其中一张只照了我半边脸,真可惜。但这毕竟是我一生中同毛主席照的第一张相啊,这相片我至今珍藏着。
走向胜利
在神泉堡,毛主席写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回想起来真令人感慨万千,仅仅一年半之前,我还在杨家岭翻译“四八烈士”的电报,现在,我们将以优于蒋介石的力量,最后推翻蒋家王朝。
现在,毛主席再也不叫“李德胜”这个化名了,行军、散步、不戴口罩了。他又重新公开毛泽东这个响亮的名字了。
回想起这些日子,形势是那么紧迫,生活是那么艰苦,环境是那么恶劣,可是,在毛主席党中央身边,我们心里却是那么高兴,生活反而更加充满了欢乐,充满了朝气。有一段时间天天吃黑豆,吃得大伙儿放屁不断。在梁家岔时,有一天,我们还比赛过放屁,逗得大伙儿笑声不断。听说毛主席也知道了此事,他笑着问别人:“黑豆好吃吗?”他说:“吃黑豆是个暂时困难,我们要渡过这一难关,再过几个月,就不用吃黑豆了。”
他自己每到一地,总是和群众拉家常,群众送他点豆面、红枣什么的,他总是让身边的同志回赠点礼物,我们每离开一个地方,总要检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执行情况,借的东西一定要还,弄坏的一定要赔,连窗户纸破了,走时也一定要补好。在神泉堡期间,毛主席曾游过白云山庙会,尽管他头戴草帽,一身农民装束,还是被群众认出来了。一时间,“毛主席来了”的喜讯传遍庙会,老百姓潮水般涌来,将自己的大救星团团围住。毛主席到了我们的家乡佳县县城,并为佳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句话令我思索良久。人民为什么这样拥戴毛主席?正是因为他来自人民,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人民领袖”的本色就在这里。
毛主席为佳县题词,也是我这个佳县人的骄傲。说不定,这也算是我和毛主席的“缘分”哩,我们佳县总该有个人来到毛主席身边,好好为他服务吧?
神泉堡离我家只有15华里,领导很快便听说我家就在县城住,于是说什么也要我回去看看老人。杨尚昆主任知道了此事,还特地给了我两包10支装的“联宝牌”香烟,让我回去时招待亲友。嗬,那时候这可是难得的好烟哩。记得那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我和汪东兴、吴振英、徐业夫等,骑上骑兵连的马,挺威风地进了佳县县城。进城后,有的去县委办事,有的和我一道去看望我家人。当时我去延安是保密的,一直没告诉家里。我五岁上就死了母亲,对母爱没有体会,自从到了延安,我深深地感到党就是我的母亲。这次组织上这样关心,我感动得真不知说什么才好。回到家里,父亲兄嫂弟侄都高兴极啦,邻居们也将我团团围住,问长问短。
1948年3月20日,毛主席写了他在陕北的最后一篇著作《关于情况的通报》。翌日,为了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我们随毛主席和党中央前委离开了杨家沟准备东渡黄河。毛主席在陕北长达13年之久的艰苦奋斗终于行将结束,我们这些离开延安时曾日思夜想杀回延安去的年轻人,此时也怀着恋恋不舍,但又充满必胜信念的复杂心情,告别了养育我们多年的陕北父老乡亲。我们对老乡们说,我们很快还会回来,那时,全中国就解放了。
参见《佳县文史》第2辑第7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