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诗文  >  散文

大景葭州

拓巍峰
      佳县,古称葭州。其北依大漠,东濒黄河,宛如一柄琵琶,置于榆林东南。这里天赋其丽,美景无限。滔滔黄河卓卓石城、飘飘仙山,山水城郭均为大观,令人闻之神往,观而忘返。得于此工作三年之利,闲暇之时,我曾数次观其伟、感其大,幸甚幸甚!
      葭州古城雄踞佳芦山巅,东枕黄河,西傍芦水,二河环绕。三面悬空,仅城北炮台梁一线与北相连,地势极为险要。古城墙筑于断崖绝壁之上,依山借势,蜿蜒盘旋,如走龙蛇。北宋元丰五,河东转运使孙览因其天险,在此垒石筑寨,北拒强虏,“铁葭州”由此而兴。千百来,古城虽经战火损毁,但主体卓然而立,岿然未易,雄风依旧。沧桑古城,历久弥坚,正如历代葭州人,虽屡遭天灾、饱经战火,仍不屈不挠于此繁衍生息、书写文明,其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出城东,有一“香炉寺”,立于城侧一石峰之巅,东临黄河,三面空绝,仅西北一小径与城相通,正是古城“龙睛”之所在。寺东南3米远处,有直径5米、高20米一巨石独立,顶端建一观音阁,状如高足香炉,“香炉寺”由此得名。阁与寺由1米宽小桥相连,人行其上,如凌空微步,胆小者骇然不过。置身寺中,远眺秦峰晋岭,连绵起伏,俯瞰九曲黄河,浩浩汤汤,观者无不随之心潮如涌;而香炉独立天地,静默无声,奇美如画,使人心潮又落,复归寂然。
      下香炉,还未到黄河滩头,河涛巨响早已动地而来,声如雷鸣。远望之,如冲天之水,直泻而下,啸然作风。近前,只见波涛滚滚,席卷泥沙,怒击礁石。经年累月,礁石便漆黑似铁、坚硬如钢。游人还正联想黄河船工脊梁之黝黑,一股水汽已扑面而来,清凉浸润心肺,吸吮间,已不觉置身水雾之中。退上滩头,看黄河浩荡而来,奔腾而去,天地为之一阔,秦晋因其守望,其境何其大哉!此时,收腹挺胸,无人不具吸纳百川之气度。
      黄河岸,遍布枣树。成林则勾枝连叶,犹如兵阵;独立则根须入岩,吐绿抽枝。金秋时节,株株玛瑙,片片披红,油亮夺目,香甜袭人。沿黄河土石山区,本来几近植物禁区,然却宜于枣树生长,随处栽一株,无需浇水施肥,它都扎根直立、枝繁叶茂,三两年后即可挂果,绝不虚“铁杆庄稼”之美誉。朱家口镇泥河沟村一株老枣树,已1500余岁,仍枝叶繁盛,果实累累,被尊为“枣树王”。其生命力令人惊叹、起敬,更促人随即奋发向上,以竞风流。
      顺流下,离城十里,“关西名胜”白云山已巍然屹立于前。好一座大气之山!双岭如龙,从天而降,戏波黄河,击尾青天,群岭并伏,嵯峨卓立。难怪明万历间,真人李玉凤,遍游四海,独钟此处,于是在此建观开山,设宗化民。万历四十六,神宗皇帝又为白云山亲颁圣旨,赐御制《道藏》万卷,使白云观沐浴皇家恩赐,成为上品宫观,声名愈盛。转过洗心泉,登悬天神路而上,则如人云端:俯瞰黄河,波澜壮阔,一泻千里;远眺晋岭,莽莽苍苍,如奔万马;仰望山巅,玉宇琼阁,犹如仙境。头天门一过,这西北最大明清古建筑群,便次第而现。54座庙宇99处古建依山就势,形成三条轴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明清营造法式与地方建筑风格完美相融,规模宏大,古朴玄奇。其间壁画、雕塑、石刻、牌匾汇集一炉,既有明清能工巧匠之作,也有赵朴初、启功、舒同等名家赐宝,精美绝伦,价值连城。漫步于道观之中,殿宇森森、曲径幽幽、香火袅袅,香客游人不觉已魂灵为之一净,得道而法自然。
      九曲黄河沿岸,美景不可胜数,“铁葭州”,以其壮美绮丽之景观,独占一极!我每观葭州之景,即有望古城而起“敬”、伫香炉而生“静”、观黄河而升“境”、拜枣王而思“竞”、登白云而人“净”之得,其可谓之大矣!葭州大景,予我之多,惠我终身;葭州大景,熠熠之光,永驻我心!
 
 
参见《大美葭州 作家笔下的佳县》第27—28页
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13年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