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冰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李有源《东方红》
我在《东方红》故乡逗留的日子里,心情一直是欢畅的,激荡的。从佳县山城起程踏山过岭,入沟跨河,走在这毛主席和党中央战斗过的高原上,我的耳边始终回响着那庄严雄伟的颂歌,胸间一直萦绕着那动人心弦的旋律。我眼前连连绵绵的高山沟壑,如同浩瀚无边的海洋,飞波扬澜,激激荡荡,彩霞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这天早晨,我从佳县山城走下来,到了桃花渡口,站在黄河之滨。呵!黄河,博大胸怀,激浪排空,洪流浩荡,一泻千里。霎时,在黄河的浪涛声中,一阵《东方红》的乐声,悠然而起,由远及近,响彻环宇,响彻心头。我转身回望,发现在河岸的船工窑前面,站着几个精神矍铄的老船工,迎着金色的阳光,也在倾听着乐声。他们的精神是那么安祥,又是那么入神。此刻,我们聚集在山崖船工窑畔上,望着急流飞卷的黄河浪花,静静地听着《东方红》乐声,自然怀念起了创作这首颂歌的李有源同志。
李有源,这个自小在佳县城有名的张庄“寻吃窝子”长大的受苦汉,那时满肚子装的是苦水和仇恨、恓惶和饥饿,会有啥心思唱歌呢?要唱嘛,也就是“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腊月满……”但是,当他听到陕北来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时候,当他和穷伙计们一道跟着党翻身闹红的时候,却感到胸怀里憋着一团火要喷出来似的,不由地跳起了秧歌舞,编起了歌:“千年铁树开了花,穷人翻身当了家;毛主席领导咱闹革命,从此穷苦人坐天下!……”他虽然没有见过毛主席,可人民救星的伟大形象却时刻在眼前闪现。他虽编了一首又一首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可还觉得没有真切表达出他和受苦人的感情来。然而,这一天,激发他的情思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42冬的一个早晨,李有源同志挑起了一副担桶,像往常一样走在通往佳县城的石头路上。他凝视着高原的曙光,倾听着黄河的欢歌声,脑海里正在琢磨着一首心爱的颂歌。蓦然,他掉头向东山望去,却被眼前呈现出的景致迷恋住了。瞧吧,一轮红日从东方穿过曙光艳丽的云雾,在激浪澎湃的黄河上空,徐徐地升起了,升起了。骤然间,霞色绮丽,光焰喷薄,一下子把黄河水照红了,把祖国的山山水水映照得红格彤彤,分外妖娆,光色慑人,黄河日出竟然这样使人惊心动魄啊!
顷刻,这个在饥苦生活中熬过来的揽工汉儿的身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心里觉得温暖极了,亮堂极了。经受旧社会辛酸的受苦人,最懂得解放的欢乐;经受过冷冻的放羊娃,最懂得太阳的温暖。瞬间,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那比黄河水还要激荡的心弦,此刻他才仿佛第一次真正找到了那贴心的词句:“太阳,红艳艳的太阳啊,太阳就像是毛主席,太阳就是共产党!没有党和毛主席,那有我李有源一家人的温饱,没有党和毛主席,哪有天下劳动人民的解放啊!……”
冬夜,已经深了,一家人都睡甜了。李有源俯身在一张小炕桌上,借着一盏小油灯的光亮,一面快活地哼唱着高原群众喜爱的《骑白马》曲儿,一面用那结着层层厚茧的手写哟,划哟。毛主席慈爱笑容出现在他的眼前,热血在他周身沸腾着,欢乐的泪水顺着他的眼帘流下来。就在这天夜里,他用庄稼人最淳朴最贴心的话儿,把自己对党和毛主席衷心爱戴的感情,倾注在了《东方红》的颂歌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人民歌手唱的是自己心上的歌,也唱的是全国人民心上的歌!《东方红》的歌声以雄伟磅礴的气魄,激昂动听的优美旋律,拨动了受苦人的心弦,拨动了无产者的心弦,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话。《东方红》歌声从黄河之滨的佳县山城飞向延安,飞向长江南北,飞向祖国的江河大地,飞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心窝里。《东方红》是亿万人民的肺腑之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对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真诚热爱的感情。这种爱的感情无比深恳,源远流长!……
“东方红,太阳升”,当我们唱着这支颂歌的时候,仿佛觉得伟大领袖毛主席就站在我们身边,带领我们进行着伟大的长征,奔向那火热的战斗的前方。《东方红》故乡的人民,更不能忘却的是,在艰苦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岁月里,我们衷心爱戴的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党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从1947年8月到11月,一直坚持转战在陕北高原上,几乎走遍了《东方红》故乡的土地,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那一道道险峻的山路上,闪烁着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同志们攀登过的脚印,那一座座深山里的小村子,曾是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同志们憩息过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呵,渗透着人民领袖转战跋涉的汗珠;这里的一山一水呵,都在颂扬着人民领袖的丰功伟绩。每当红日跃上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的时候,陕北人民就仿佛看见黄河金色浪涛上闪耀着毛主席崇高的身影,陕北人民深深地怀念和毛主席一起度过的光荣岁月啊!
“毛主席,爱人民”,永远和人民战斗在一起。《东方红》故乡的人民永远记得,当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以“九支队”为代号的党中央机关,转战来到佳县境内的时刻,蒋匪帮正以五六万军队紧紧追踪着我党首脑机关。就在这艰险的时刻,毛主席已经胸有成竹地指挥全国各个战场进入战略性反攻,陕北战局正处于决战的前夕。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九支队”经过半个月的急行军,冒着狂风暴雨,来到佳县城下。此时,一些指战员猜想毛主席要过黄河指挥作战了。毛主席却坚定地说:“我们要和陕北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不打败蒋胡匪军,决不过黄河!”当即,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冒雨和“九支队”沿山而上,途经白龙庙,横渡五女河,赶到梁家岔,亲自指挥我军开始了扭转西北战局的沙家店战役。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大反攻的时刻来到了。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在战役结束以后,来到佳县的朱官寨山窑里,为举行全国大反攻制订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又来到佳县的神泉村,向我党我军和全国人民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这时,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已指挥我全国各路野战军,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进军。毛主席在佳县的高山河谷里迈着雄健的步伐,与人民一起战斗,留下了多少珍爱的怀念啊!
“东方红,太阳升”,当我们唱着这支歌的时候,仿佛感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东方红》故乡的人民记得,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的同志们,在佳县转战曾经驻扎过的十三个山庄,途经三十个村子,即是在战争最繁忙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都和群众同吃同住,帮助群众秋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主席住在张家崖窑的时候,老乡们用毛主席的相片和来到自己小村的领袖对照,欢欣地喊道:“是咱毛主席来了啊!”顿时,整个山村回荡起了《东方红》的歌声。毛主席在佳县城郊的吕家坪观看葭芦河的跌水时,发现一个上了年岁的老汉,挑着一担菜到城里去卖,过河时腿脚不灵便,就叫警卫员赶着去帮助老汉,把菜挑过河去,毛主席还自己走到麦场上,和老乡们一边拉话,一边挥起连耞打着荞麦。一个小孩凝望着敬爱的毛主席,舞动着小手,欢快地边跳边唱:“东方红,太阳升……”毛主席慈父般地把小孩抱起,举得高高的。
“毛主席,爱人民”,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和人民血肉相连。处在黄河岸边的南河底老乡们,也不会忘记毛主席来到这个石山圪里的情景。为了迎接敬爱的毛主席,老乡们腾出了一孔漂亮的红油壁漆炕围的石窑,毛主席住进了一孔普通的刚用泥巴刷过的石窑里,窑里支起两扇门板当床,搬来一张小桌和木凳,随即点起蜡烛,就开始办公了。毛主席一有空,就到老乡家里拉家常,和中央同志们一起帮助群众割谷、打场、刨山药。我在南河底,见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李大爷,他虽然患腿疼病,仍然主动给队上看护枣园。这位老大爷回忆他和毛主席蹲在一起摘绿豆荚荚的情景,怀念着毛主席亲热地询问他和老乡们的生活情形,激动地举起手,揩着泪,不知用什么话才能说出内心幸福的感情。南河底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缝补着毛主席转战磨破了的旧袜子,一边一针一线地细密缝补着,一边感动地落着泪花。当毛主席穿着露出花絮的灰白棉衣和老贫农一快用餐拉家常话的时候;当毛主席和黄河船手一起在黄河边畅谈着战争形势的时候;当毛主席推着碾子和老乡一起压着“钱钱”的时候,南河底人民打心里崇敬毛主席,无限热爱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毛主席哪!
“东方红,太阳升”,当我们唱着这支颂歌的时候,仿佛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正在微笑地挥着手向我们走来。炽烈地怀念像黄河的波涛涌上心头。我不止一次地和桃花渡老船工在一起,倾听他们讲述着跟黄河激浪搏斗的故事。老船工们永远不会忘记,当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中央机关进入《东方红》故乡的时候,蒋胡匪军也疯狂地向葭县进犯了。这些黄河两岸的船工们,曾经遵照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在曹庄发出的抓紧转移的指示,在葭县县委的直接指挥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敌人机枪炮火中,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白天冒险搬船,晚上摸黑摇桨,战洪峰,斗恶浪,每天来回四趟,八趟,甚至十趟,抢渡过多少后方机关人员物资,抢渡过多少野战医院的伤病员,抢渡过多少军民家属和孩子们!在紧急地抢渡中,一个老船工把船摇到河心时,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肚子,一个年轻的船工抢渡到河东岸时,中了敌人的炮弹,两人都壮烈牺牲了。桃花渡的半山崖上,屹立着一座“烈士碑”,上面刻写着“王凤珍、张候本”两位烈士的名字,“民国36年4月4日,胡匪窜犯葭县时为救群生殉难于此”还刻写着两行大字颂诗:“英名千古扬,壮志感人心”!……一位姓郭的老船手,也是在七天七夜的抢渡中受伤的。当他急速地把船摆到东岸的时候,船却被敌人枪弹连续击中,水流如注,涌进船舱,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把载着人员和物资的木船,使劲用缆绳往出拉,但是,他被翻滚的洪水打得喘不过气,呛得气管鼻腔受创,以致今天嘴鼻还留着残疾。然而,现在,他追述着和船工们那次英勇的抢渡,深情地说:“那时节,我们忘了吃睡,不管死活,那股劲可大啦!因为这是党交给我们船工的任务,因为我们心中有毛泽东啊!”
“毛主席,爱人民”,与人民心连着心。《东方红》故乡的人民最不能忘怀的是,毛主席在转战陕北日理万机之时还亲临佳县山城,视察战争和土改工作,接见了县委召开的区委书记、区长会议的代表,听取了县委组织、依靠和领导群众对蒋胡匪军战斗的情况。汇报之后,县委书记张俊贤同志请毛主席指示,毛主席当即亲笔书写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题词。三十多年来,毛主席金光闪闪的题词,一直悬挂在县委办公室里,始终像灯塔一样照耀着佳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前进的方向。遵循毛主席的嘱咐,在革命战争年月里,全县广大群众干部和人民一起前赴后继,艰苦奋战,配合人民解放军战斗,英勇地支援了解放战争,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他们又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你看那股干劲吧!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南河底,大队支部书记和社员一起,组织了一支“娘子军”为主力的农田基建队,在自己领袖曾经漫步过的黄河滩上,用一块块石头打起一道高8米、长107米的丁字坝,虽然石坝曾被黄河暴水冲毁了,她们仍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还要从107米扩大到700米,在黄河滩上淤地造田,丁字坝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的战斗光辉。你看那干劲吧!毛主席来过的吕家坪,1971年遭受过特大洪水的袭击,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革命精神,从山上担土修复河滩园子,彻底改造三梁一川,重新恢复了家园,灾年里还上交公粮。你看那干劲吧!毛主席曾经观看过芦河跌水的地方,经过佳县人民大干苦干,连续奋战,终于修筑起了一座空前未有的发电站,从此使佳县山城灯火辉煌,大放光明。全县广大干部遵循毛主席的嘱咐,和人民群众一起,扛着铁锨、老镢在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转战过的高山沟道里,正描绘着一幅又一幅最新最美的画图!
“东方红,太阳升”,当我们唱着这支颂歌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依然转战在陕北高原上,转战在《东方红》的故乡,转战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唱着《东方红》,仿佛觉得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仍然生活在人民中间。在粉碎党奸国贼“四人帮”的今天,我们唱着《东方红》,欢庆我们党又获得了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我们唱吧,放声地唱吧!让我们唱着《东方红》,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去美化祖国的江河大地,攀登新的社会主义高峰!让我们唱着《东方红》,发扬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永远进击,努力作战!
参见《佳县志》823页
佳县地方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