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民艺  >  正文

狮子舞

(图片来源:360图片)
 
      狮子舞流传较广,都是两人合演狮子,一人装笑和尚。以龙头、南乐、桔园、文川四区盛行,熊家山乡村村都有舞狮子能手。其表演场所、形式,一般分高台狮子、平地狮子、高跷狮子。高台狮子是把几张方桌重起来,最上一张四腿朝天,笑和尚反穿皮褂,手执拂尘,引狮子踩着桌边,扒着桌腿,旋绕每张桌子,逐层爬上顶层,在桌腿上做倒立、摇头、舔毛等动作。熊家山乡五座坟村曾孝全和吕家村乡曹家村张长义等技艺高超,能在八层桌子上表演,1955年春节参加省民间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平地狮子只表演舔毛、抖毛、骚痒、翻滚、跌扑、跳跃等动作。高跷狮子因有长木腿,前述动作更为不易,逗人喜爱。宝山乡西庙村的高跷狮子,满身长毛,灵活别致,具有独特风格。
      就表演风格分文狮、武狮两种。文狮只表演舔毛、抖毛、翻滚、跌扑等动作;武狮,除表演文狮动作外,还表演“破阵”。“阵”有公认的摆法和破法,常见的有《大舜耕田》《苏武牧羊》《状元祭塔》《岳母刺字》《懒婆娘抢场》等。每遇摆“阵”,总要“破阵”,表演才算结束。沙河营镇西湾村的肖进才、梁德荣和熊家山乡五座坟村的曾孝全,表演《懒婆娘抢场》颇具特色。1957年赴西安、北京参加全省、全国调演,受到奖励。1983年春节,国家文化部和陕西省文化厅联合录像队曾予录像。
 

参见《城固县志》第653页
城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年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