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习俗  >  婚丧

出丧

      死者入葬前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寻找“龙脉之穴”,靠的是风水先生。墓穴选定后请人先打井,然后择吉扶柩安葬。大户人家对出丧非常重视,仪式特别隆重。送葬者浩浩荡荡,一路上锣鼓喧天。前边抬的是死者的“冥旌”,接着是彩旗、仪仗队、孝联、孝幛、各种纸扎,还有请戏班演员化装成戏剧人物的。棺材上盖着彩绸扎成的丧罩(称“灵棺罩”),孝子在灵枢前匍匐拉纤,拄着丧棒,哭声起伏,缓缓而行。另有两人,一人打灯笼,一人提一筐香蜡钱纸,沿路抛撒,名为“买路钱”。凡途中经过的桥梁、庙宇,都要点蜡烧香。交情好的亲友,专在路旁或水陆站口设香案进行路祭。
      到达坟地,僧道拿上罗盘,测准方向,作一些“法事”,把柏枝叶和一些纸钱扔下“金井”燃烧,再用雄黄调酒洒入井内。孝子跪地等候抬柩下圹。待棺材落坑,拨正方位,先由孝子捧土掩埋,大家蜂拥而上,堆成坟山,立碑告终。
      从这时起,所有家里人拖在背上的孝帕子不必再拖,收拢缠在头上。孝子可以理发了,但在头的背面左侧,要留核桃大小一撮发,叫“孝毛根”。根据古礼,孝子守服期间不能剃发。如果三年不剃,根本不可能,留“孝毛根”是一种变通的办法。按照儒家的规矩,这叫“三年之丧”,要在家守孝三载。为官者也要停职三年,除服后才能回朝复职。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224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