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告的作用是通知亲友,参加吊奠、送葬。门告牌一般设置在大门口。用矮桌子一张,上边立牌,摆上香案,点燃香烛。牌上写明孝家葬的何人(或父或母),多大年纪,出生年月和亡故时间,何时开吊暮祭,何时发丧下圹,坟茔在何处等等。这样可使临门的吊客一览尽知,以便准时前来送灵。门告的检式很讲究,写错了别人要见怪的。若是父亲死了,便写:
不孝男(或称棘人)×××,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公讳××老大人,不幸恸于×年×月×日×时,以疾告终,中堂正寝。享年××岁。××等亲视含殓,谨遵慈命(母亲健在,用谨遵慈命,母亲下世,不用此句),诹吉于×月×日遵礼“承服”,于×日讽经超度,并于×月×日开奠,×日扶柩安葬×处,×时下圹,寝苫荒迷,未及遍报。谨此哀闻(闻字用红色写出)。
孤子××泣血
期服孙××顿首
(若葬母则写显妣×太夫人中堂内寝。将孤子换成哀子;若父母俱亡,可写孤哀子)。一般大户人家的讣闻(或改称“行状”),是提前拟好的,人一落气马上印出。“行状”主要叙述死者生前的德行为人,多是懿美之词。有的“行状”上印出死者的遗像,还有请名人题字作赞的,形式不拘一格。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220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