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服是丧家大小男女改穿白布孝衣,头上戴白孝。正孝子(即儿子及长孙)的孝布长七至九尺,一端包在头上,背后拖吊一截子,大约长齐脚后跟;孝帕之上戴一顶用竹片粘纸条须包裹镶嵌的“麻冠”;孝服外面,套粗麻布背心一件;穿的是麻鞋(女孝子只在鞋面上蒙一层白布);腰上系一根麻编的绳带。另外“拄丧棒”一根,用白纸剪成条须粘缠在大约二尺长的竹竿上,出丧时用以拄路。除了正孝的儿孙外,其余的人不戴麻冠,不穿麻布背心;女婿腰上要系红头绳编的腰带,表示虽是至亲,但为外姓,不是正孝。
古人对父母的丧礼很重视。守服期定为三年,在此期间,孝子的生活要布衣粗食,寝苦枕块,时刻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所谓“五服”,其中“斩衰”为重孝,是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即长孙)为祖父、妻为夫的守服。“齐衰”次于“斩衰”,是已嫁女对父母、孙子对祖父母、高祖父母、曾相父母的守服。其余“大功”“小功”“缌麻”的守服对象为堂兄弟姐妹众孙、众孙妇、本宗叔伯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其守服期为九月、五月、三月不等。“五服”既分孝布的精粗,又分服孝时间的长短。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219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