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习俗  >  婚丧

设灵位

      一般是用竹帘或箔子吊挂起来,以遮住灵柩为宜。帘箔前放条桌一张,白绸或白布扎一个孝幛,把死者的大遗像悬在正中,两边贴副对联,大致如“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之类。将灵牌摆在桌上,如系父亲亡故,写“新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灵位”,左下侧写“祀男××敬立”。挽联两旁摆出纸扎的“金童、玉女”(俗称陪灵娃娃),前面是各种果品。两厢墙壁上则悬挂亲友送来的挽联孝幛。如有著名人物送的挽联,就挂在显眼或当道地方,以炫耀门第。
      有些仕宦大家,还在大门口竖立一幅用黄绸或白绸写的“冥旌”,长约一丈五六,用大竹竿凌空挑起。这个“冥旌”请有名人物书写,写出死者的最高官职,下款也要把书写人的最高官职写出。例如:“新故陆军一级上将××公讳××大人冥旌”,下款“逊清翰林院庶吉士愚弟×××拜题”。这个“冥旌”在出丧时抬在行列的最前面,以显示死者的生前地位。
      一般人家则简单设施。无遗像者,写一个大“哀”字也可。再购买一个新瓦盆,外糊黄纸,置于灵桌下。每日早、中、晚,孝子孝孙献饭菜、烧纸,奠酒于盆内。此盆称“醮盆”,俗叫“孝盆”。待抬丧出门后,由孝家长子或长孙顶在头上,行至村外十字路口甩掉,甩得越碎越好。按传统规矩,谁顶醮盆,谁就是天经地义的财产继承者。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218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