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古称“天贶节”,是晒衣物的日子。天若晴,豪富人家便把皮货毛衣、轻袭袍褂以及盘金绣花的绸缎衣裙拿出来曝在日光之下。传说六月六这天晒过的衣物不生虫、不霉烂。穷苦人家常年换不过季,根本没有存箱衣物可晒。但有个寒士郝隆,在六月初六这天躺在烈日下,赤身露腹。别人问他何故?他说:“我无衣帽可晒,只好晒晒腹内的锦绣文章。古今的事物虽在书上记载,却在我腹中储藏,晒一下也免得霉烂了。”此后文人晒书、和尚(或道士)晒经之风兴起。
今之民间还有六月六炒麦面茶和儿童戴“麦索”的遗风。这天早晨用上等面粉炒黄后存放起来,随时冲着喝,调盐调糖均可。传说喝了不泄肚子、不中暑。戴“麦索”是做母亲的人,于六月六前一天将麦粒浸泡下,初六早晨用红丝线串起来,给一至三岁的孩子(不分男女)戴在脖项上,能使六部脉象正常,孩子长年无病。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197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