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或城镇为初生婴儿做满月,古称“汤饼会”,遗风今日尚存。当婴儿弥月之日,外婆家将早已准备的婴儿用品,如鞋帽、褥被、衬裙和棉、夹、单衣裤,以及项圈、项链、银锡、百岁锁,包括帽子上的银铃铃、八仙爷爷全部送去,叫“做满月”。富裕的外婆家,还担上斗米斗面。斗上用绿色纸糊好,上贴红色剪纸图案。再准备八至十二斤的方肘,染红肉皮;大红香三根,大红蜡一对,万字头鞭炮一卷,分别摆在两个或四个式盒里。抬到外孙家后,在先祖堂上献菜盒子叩头。然后两亲家母互敬一礼,呈上新鞋新袜,说些客气话。感谢亲家母服侍月婆子费神、操心。主家先以茶点招待,接着入席请酒。
做满月为喜庆之事,常请丝弦班子娱乐。所唱曲子,以《状元谱》开场。婴儿生下十余天后,知己亲戚赠送些产妇所需要的滋补食品和衣料鞋帽等,这叫“送汤”。贫穷的娘家,为外孙做满月时,仅买点鸡、糖之类,给婴儿随便缝一两件布衣。母亲或嫂子只在产后三五天内,前去看望一次。
弥月之日,除自己张贴“往日梦熊梦罴果然应验,他年为龙为狗尚未可期”的对联,亲友也可送贺联,常写:“政尚鸿慈爱民恰似万家佛,祥正梦熊生子犹如千里驹”。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213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