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正街原有一座明崇祯十五年(1642)进士张风翮为他母亲建的石牌坊,牌楼约高13米,那时就算是高层建筑。石牌坊上边要放跨度10米左右、3个上万斤重的石横梁,这个横梁在那时是如何搬上去放端正,当时的修建工匠和县城群众都为这件事犯愁。
据说有一天,两边石柱已经立起,大家正为上横梁议论纷纷,人群中忽然出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也挤在人群中观看。有的人就想:人年纪大了,经验多、见识广,不妨问问他,看有什么好办法。于是领工师傅就恭恭敬敬上前问:“老人家,你说这梁怎么上去呢?”可老人没有回答。老人不回答,人们就觉得老人深思熟虑,一定会有办法的。于是众人就上前再问:“老大爷,请教了,你看这大梁怎么个上法?”老人仍不吱声。老人越不回答,众人越感奇怪,越想让老人开口。大家便怂恿领工师傅再问老人。领工师傅恭恭敬敬地上前抱拳作揖:“老大爷,请你不吝赐教。”这一问老人反生气了,气冲冲地说:“你们这些人,好不懂事,我黄土都壅到下巴了,问我干啥?”说完一闪眼,不见身影。
老人忽然不见,大家很感惊奇,都慢慢地回味“黄土都壅到下巴了”这句话。一人猛然醒悟道:“有了,他是指点我们塞土上梁。”于是,众人就担土垫高,直垫到与石柱一般高,抬上石梁,安放稳当,这样3个石梁都运上去了。
参见《城固县志》第766—767页
城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