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勉县  >  遗迹  >  建筑

云雾寺

(图片来源:汪波 摄)
 
      “深山藏古寺,落水则成瀑”。在汉中勉县东北角、汉中的西北角,距汉中约57公里,秦岭南麓勉县北部山区之中,有一块环境清幽,溪水常流,云遮雾绕的风水宝地,陕南历史上著名的寺院之一:云雾寺。云雾寺,原名朝阳禅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香火鼎盛,香客云集,住寺僧人约800余众。据《旧唐书》载,它与勉县的牛头寺、南郑的乾明院统称陕南历史上三大寺院,有很高的知名度。
      云雾山是当年汉中到关中经陈仓古道的必经之地,在唐代时山腰建有一座山神庙,过往行人在此歇脚打点,叩拜山神土地保佑沿途平安。据说后来有两位师徒和尚途径此地,见山清水秀,便栖居山神庙,在北山绝壁下的岩穴中供奉药王神像,熬制中草药为过往行人治病;后又凿成上下两层的石窟供奉神像,取名“朝阳洞”,念经修炼。因此处是古道必经之地,再往前走,山险林密、人烟稀少,行人只能在此处可安歇过夜,因而山神庙的香火便旺了起来,又因“朝阳洞”的缘故,人们又称山神庙为“朝阳寺”。传说后来小和尚修炼成仙,可吃石头、烧腿干,日行千里。昔日传说中的和尚去四川挑锅、漏米岩接米、澄金池取金等传奇故事,都足以说明朝阳寺当时的盛况。然而,其香火鼎盛还是在明皇后朝山之后始。
      明朝忠烈宰相肃彦昭,对朝廷忠心耿耿,为了平叛奸臣谋反,派自己文武双全的女儿带上先皇御赐的九眼铜锤潜入深宫,保护太子和皇后。太子万历继位后,因年幼力弱,为防不测,宰相肃彦昭与太后相商,将肃女许配给万历皇帝,以便日夜相伴监护保卫。万历长大成人后,三宫六院自不必说,因年龄上的差异,东宫娘娘肃皇后房门冷落,想起自己虽劳苦功高,却一生清苦,整日郁郁寡欢,泪流不止,日久天长双目失明。皇上即悬榜京城,招纳天下名医高手为皇后治病,恰遇云雾寺和尚云游到此,便揭榜入京,为娘娘治好了眼睛。皇上欲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酬谢和尚,而相尚却寸金不取,只要求皇后娘娘去云雾寺敬香一柱,以谢神灵则足矣!
      肃皇后朝山进香后,只觉云雾山空气清新,心旷神怡;再观景致,群峰争峻,悬岩比秀,溪流潺潺,山花烂漫,青树翠蔓,竹树环合,碧绿幽邃。人置身于苍茫云海中,只觉赏心悦目,虚怀若谷。便决然留居云雾寺,永不下山,从此吃斋念佛,修身养性。皇帝无奈,只好拨配500兵丁奴婢进山陪同皇后,并按朝阳寺和尚的规划,大兴土木,正式修建寺庙,并拨出留坝、褒城、南郑、沔县、略阳五县皇粮银饰供皇后与寺庙使用,因此云雾山又称为容五县;寺庙修成后,改称容五寺。当年寺庙规模浩大,供奉神像的殿堂二十间,上殿正门挂有万历帝的御赐匾牌,殿内供奉如来佛、弥勒佛、孔夫子,两旁有十八罗汉,天花板上有二十八星宿遨游太空图,左殿为娘娘殿,右殿为药王祖师殿,下殿为观音菩萨殿。寺庙建成后香火旺盛,孝定李太后刻赐佛经678函,一时间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寺院。
      后来,肃皇后亡故,葬于云雾寺侧旁,成为有名的“皇姑坟”。但此后,云雾寺声名每况愈下。民国年间,汉江水运断绝,商贾减少,加之褒斜道公路修通后,陈仓故道废弃,人烟稀少,道荒寺衰。民国后期,仅剩僧徒6人守庙。1949年后僧人全部还俗返乡,寺庙无人护理。1958年大炼钢铁时,汉钟、焚香炉以及传说能煮300公斤米粥饭的锅俱被砸毁冶炼,寺内神像亦被毁坏。1967年,四川的上山割漆的匠人不慎失火,寺庙烧毁,大火直烧了七天七夜,一大批宝贵的文物及其资料全部被毁。云雾寺遗迹犹存,瓦砾遍地,残垣断壁,荒凉狼藉。只有那座孤零零的皇姑坟,在向历史诉说着忧愁与委屈,1983年,县政府批准云雾寺与皇姑坟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春,云雾寺所在的石门村的干部和群众发出修复云雾寺的倡议,通过募捐形式,凑了近万元请了工匠,在云雾寺原址上重修了大雄宝殿、皇姑宫、八间房等。云雾寺修复后,勉县境内乃至外县、市的善男信女,不顾山高路险,络绎不绝来此敬香,观览景致。
 

参见《陕西名寺古刹:汉中勉县云雾寺》
http://www.sohu.com/a/132540563_557042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