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有
一九三五年(民国24年),农历正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由四川来汉中。那时我刚十九岁,已给地主放牛、帮长工四年多了。几辈人受豪绅地主的压榨剥削,父母常拿这些惨痛经历,对我进行教育,要我长成人,做一番与国家人民有益的事。
红军到勉县后,我起初还有些害怕,后来慢慢地接近,一切顾虑无形中消失了。红军初到勉县,首先晓喻群众:共产党的政策是要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废除压迫剥削制度,打富济贫,开仓放粮,组织苏维埃政府,安定人民生活,建立游击队,维护地方安定随即动员青壮年参军。我县贫苦农民子弟踊跃应召,组织了六百多人的一个新兵营。另外,参加红军各部的又有二百余人,共计参军八百余人。红军攻汉中未克,闻胡宗南部将来汉增援,我红四方面军,为了巩固通江、南江巴州等老区,由汉中转移,返四川。那时,我在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16团政治处当通讯员。农历正月中旬,部队由勉县出发,经宁强入川,勉县新兵营六百余人,亦随之前往。
部队开入四川旺苍坝,驻扎半月,随军西移,转战于柳林铺、南部、通江、南江、巴州、阆中、昭化、剑阁、保林院、绥定、万源、剑门关、江油、梓潼、百川、茂州,与川军刘湘田颂尧、邓锡侯、杨森、李家钰、范汉杰部大小战斗数十次,终于击败了刘湘主力,突破了重重封锁。其间以剑门关之战、猫儿跳之战剑阁之战,至为激烈。敌人从剑阁战败退却时,纵火烧房,将剑阁城东关一带,化为灰烬。由于我军士气旺盛,终于打退了敌人,获得胜利。
四月,在茂州城里,驻扎十余日,使部队在鞍马劳顿之余,得以整休。整休一毕,开往藏族地区。由于我们与藏民彼此言语不通,共产党的政策无法宣传,民族隔阂,相当严重。每通过一个寨子,都要经过激烈的战斗,所到之地,藏民多已出走一空,好不容易找到了个通司,才给藏民传达消息,申明红军的立场,老乡们始相继归来。我们尽量以爱护、亲切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安抚,使他们对红军的政策,乐于接受,两方感情慢慢地得到融洽。
长征期间,领导干部讲话,随时都在强调纪律,战士们把“三大纪律”背的烂熟。是年六月,正是青稞将近成熟时,在行军中,有马夫,马脱缰乱跑,在一片麦地里践踏。团长发现后,立即命令全军,在地畔开会,痛责马夫。晚间宿营时,又开大会批评,并重申红军纪律。
六月初,大军先头部队,渡过黑水、芦花深入藏区一一松潘、理番。这些地方的藏民语言,甚为复杂。风俗习惯,与汉人迥异,这给红军前进路上,摆下了重重障碍。据老乡们说:前边不远,就是藏民放牧之区一一草地。到那里一看,果然水草丰富,适于放牧牛羊。地质松软,富于弹力。一部分人,不服水土,而且所备干粮有限,饮水又极其污浊,在行军中,常常发生晕厥,随即殒命。草地行军,人最易疲劳,一有空,还要替新兵补衣服、编草鞋、修雨具——斗笠。没有粮食,吃野菜草根、牛皮口袋,能吃上粘巴的人,就算是比较幸福的了。这时我被调到31军93师师部任侦察员。不久即随军出了草地。
一九三五年七月,工农红军,在安顺场战,打跨了川军刘文辉部,冲过大渡河,攻下了雅安、天全、卢山等县,逼近西康省城一一打箭炉(康定)。蒋军薛岳,李抱冰部来康增援。我为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牺牲,乃折回丹巴、懋功,又复入草地。刚进草地的第二天,在行军中,偶遇国民党部队和藏军骑兵来袭,激战三小时,我大髋内侧中弹,经战友们抢救回营,住进总医院,达两月之久。
第二次从草地出来,翻越大雪山一一夹金山和党林山。这两座大山,是红军长征途中越过的最大山脉。山上终年积雪,达数尺,人迹罕至,野兽全无。偶尔见到一、二只黑魔从树丛中掠过。清早上山,由于气温过低,战士们虽身穿棉袄,不能御寒,手脚冻烂的人比比皆是。有些浙、赣老区的红军家属,扶老携幼,有些残废军人,扶杖行走,长征路上,这些不畏艰险,为革命尽力的人,表明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尽瘁解放事业的壮志。
一九三六年五月,我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先后攻下了通卫县、半个城,后又乘胜攻开会宁和天险腊子口。前锋部队攻打泯州、西固、成县、康县、徽县和天水铺等地。甘军鲁大昌毛炳文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胡宗南、王钧等部,陈兵于泯、洮、成、徽一带,成了阻我北上的拦路虎。我军集中火力,将鲁大昌、胡宗南、王钧等主力部队五个团全部击溃,缴获敌人新式装备枪械弹药及各种物资甚多。打开了北上延安的通道。我军出了甘肃后,772团,进驻陕西淳化,休息一周,开赴三原驻防半年,整顿军旅。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部队奉令整编。中国工衣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我原31军93师,改为第八路军129师。这时,我任这个师的386旅的772团属下的通讯员,后又任团部警卫员和侦察员。
一九三七年六月,我军由铜川出发,过了黄河,到山西侯马、临汾、进驻太原。到山西后,该省主席阎锡山,曾给我军补充武器弹药及衣物给养。从此,我军由太原开拔,投向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战争中。
我军进入抗日前线,首先进攻河北省的扬明浦,河南的七坑村等处。在山西娘子关各地的强大敌人——日寇板垣师团,在半月中,与我作战两次,打败了敌人的五个团,所获敌军物资甚多。随后又在神头、余涉县、关顶崂、关家姥等地,特别是在关家姥与敌打白刃肉搏战时,反复冲杀,死伤较多,打扫战场时关家姥的峡谷中,尸横遍野,血迹斑斑,显示出我炎黄子孙,为救亡图存,不惜宝贵生命,气壮山河的英勇业迹,永志青史。自此以后,又转战于五香、辽县、安泽、洪洞、清水等县及鞍子山,河南省的涉县、午安县,河北的邯郸。后由河北返回山西秦州、太行山区的黄炎洞。在黄炎洞战役中,我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全军将士为悼念左参谋长,无不垂泪。关家姥战役,突破了敌人九路围攻;辽县大战,突破了敌人十一路围攻。顽抗的敌人,不断增加兵力,凭借其陆空联合的优势,对我进行歼灭战。我与敌人众寡悬殊,誓死抵抗,终于在太行、中条山区,扭转战局,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堵住了他的西进计划。
我772团,在豫、冀、晋等省的各地对日作战,以劣势装备,大显神威,在扬明浦机场,一次烧毁敌机24架,汽车数十辆。在东阳关作战,烧毁敌汽车三百余辆,在公路上遗弃的汽车残骸达几里路长。敌人集中全力,妄图用速战速决的企图制服我们,我军则以消耗战迂回战、游击战、疲劳战克制敌人。因而在两次大战中,发挥了新战术的特点,巩固了太岳山区,保卫了红军根据地,取得了辉煌战果,引起了中外震动。这时,全国报纸,有所宣扬八路军抗日功绩,国民党政府对我红军的赤心卫国,也不得不表示敬服。
一九三八年二月,部队到达山西卢安府张孜县,进行扩兵。这时正是抗日战争方酣之际,部队给养急待补充,我军出动大量政工人员,向群众宣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输财物,支援抗战”。征集壮勇,补充兵源,两年间,增加了十几个团的兵力。自此,我八路军实力,迅速壮大。
一九四五年,敌人大举发动夏季攻势,在清水县一带急剧增兵,积极布防,不久,在清水所属的鞍子山地方以猛烈之势向我进攻。战斗一开始,就炮火连天,弹如雨注,对敌冲锋时,我的臀部、两大髋内侧及左腿外侧,连中八弹,周身受伤,以臀部伤势最重,流血最多,由阵地抬回医院,已奄奄一息,医务人员,将我抢到树林中急救,村人一老妪,给我端汤递水,视如亲人。医院护士同志,对我婉言安慰,勤勤恳恳,给我敷伤换药,掂屎掂尿,尽心体贴,我始得以活命。我的左腿上,有两小块炮弹破片,钻进肉里,迄今未取出,就让它留个永久的纪念吧!
一九四五年七月,在太行山区清水县境与日军作战,国民党部队的一个军,被日军消灭,军长吴世明战死。那时候,我的枪伤,尚未复原,虽留下生命,但已造成躯体残废,经太行山区军医院第三所开给证明,定为残废军人,转赴后方休养。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至此胜利结束。
一九四六年冬,将我转入山西同留,当地政府,责成我管理由前线下来的伤残人员,这时,我的伤巳痊愈。四七年,由同留转到安泽县当地政府派我做行政工作六年之久。在此,我结婚成家。一九五二年,奉令转回勉县。
我自一九三五年参加革命,至四五年日本投降,先后十年,随红军历经陕、川、康藏、甘、晋、豫、冀等八省,爬山涉水,东击西战,与国民党反动派及日本军阀反复较量,除整休以外,几乎每天都在打仗。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献身革命,竭尽绵薄,虽遍体鳞伤,几度生死,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摧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献出了一个人民战士应该献出的一切!
参见《勉县文史资料》 第3辑 第7—1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7年0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