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泰
民国二十四年(1935),红军进攻汉中,目的在牵制陕西军队入甘堵截红军北上道路。完成迂回掩护之后,便撤回四川,在松潘茂州一带整休后,再随大军北上抗日。在红军走后的勉县,国民党军队,探探索索,陆陆续续,又回到了勉县防地。勉县县政府,在此之后,觉得原来县城地点(今老城),三面环山,易受威胁,也就迁到菜园子(今县城)王爷庙办公。回忆当时人民所处的境况,真是令人心酸:
1、土匪世界:红军走后,勉县整个成了土匪世界,大土匪刘汉臣,聚众二百多人,号称团长,盎据云雾寺,分成几个小股,经常在勉县至汉中的道路上,拦路抢劫客商和过往行人。并给巨商大富,送恐吓信要钱要物,限期送交云雾寺。如果到期不给,一遇时机,杀个鸡犬不留,并烧毁房屋,斩草除根。一般有钱人家,都逃屠汉中城,不敢回家。中等人家,无力逃走,只得在家,一天真是如坐针毡,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苦度日光。那时的小股土匪头目:宁抓娃、苟锡寿、王正义、贾清杰、范永兴、陈万荣,诪福奎、漆三娃、刘胖娃、金保山、张子禄、陈有智等,都昼伏夜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每晚不抢劫甲村,就抢劫乙村。刘汉臣竟派人将旧州学校师生四五十人,集体綁票,拉往云雾寺,在白昼光天化日之下,竞敢如此,无人过问,都是师生自己家里托人说话,给硬洋、黄金、首饰、香烟、手电、衣物等。说好后将钱物送齐,才释放回家。如果钱物不给,俗话说考票子,他的刑罚有猴儿抱桩、(将直径寸余木桩钉入土缝,将票子两手大指用细丝绳捆于桩的两旁,再把桩头砍开,中加上大下小楔子,用斧一砸楔子,绳入指内,痛彻心肝。)鸭鸭浮水、背背囊、吃净面、吃锅铁、当背光种种毒刑。无钱给的,或给的不及时的,也只有一死了之。当时国民党军队,胆小如鼠,即在军队旁边抢劫行人都不敢出来,如有农民去向他们报告,回答他们我们是驻防军队,莫有上级命令,不负治安责任,真是天大的笑话!
2、筑城修碉,加强防御:勉县菜园子,是一商场,素无城垣,为了加强防御,党政军决定在菜园子筑城修碉加强防御,已奉上级批准,在菜园子挖城壕、筑城墙,修碉楼,立即动工。红军已在松潘茂州,相距勉县两千多里之遥,唯恐红军又来。土匪进城,县长不得安宁,动员全县民伕,不管你山高路远,艰苦困难,自带粮草,自带被褥,前来行伕。挖掘深宽丈五的城壕,修筑几丈宽,丈五高的城墙。日夜加工,风雨无阻。监工者张口就骂,撑手就打。这样几个月终于完成任务,并修了四道城门。东日永定门,西日永安门,南曰望江门,北曰天荡门。城的四角,建修了四个大砖碉,高三层,底层各打一井,名龙、虎、凤、蛇,刻石留名于上。在筑城之后,又在汉江北岸,五百公尺修一个碉楼,三碉之间,修一个母碉,母碉三层,子碉一层,一律用木石砖瓦修造,限期一月,不得延误。这道命令一下,汉江北岸沿河村庄的树木,神堂庙宇大树,都皆砍光。农民支伕,无偿劳动,还派建筑费,人民苦不堪言!
3、清乡:红军走了,唯恐红军还有暗藏人员,潜伏农村,于是发动清乡。汉中驻军司令部派了一个胡×担任清乡团长,来勉主持,组织党政军清乡队伍,普遍展开清乡。清查之后,对无问题者,发给良民证。带有良民证者,才能通行无阻。假使稍有疑惑,或清查时因事未在家者,都予扣发,这又给农村干部,造成一个勒索的藉口和敲诈的机会。县府所派清乡队每到一村,道路放哨,村口站岗,禁止通行,断绝来往,逐户点名,个个盘问,家家具结,五户联保,如果发现稍有疑惑,即捆绑送县。对于红军来后,一般苏维埃人员,都予先行注册,以后处理,不发良民证。这一来,吓走吓跑的,妻离子散的,不计其数。真是每到一村,鸡不敢鸣,狗不敢吠,牛马惊慌,人人畏惧,造成恐怖局面!
4、肃反:工作一开始,就将县苏维埃主席逮捕(黄沙人记不起姓名了),名曰解送汉中,实则暗杀,莫有下落。老财地主恶霸,如杜如桂、冯松安、李茂珍等,将一般苏维埃人员,先行吊打,然后利用一青年,杀死一个,奖给一个大洋,一夜之间在花石板,杀死吴瑞成(十五六岁),李清,罗有贵,王清杰,王清贤、苟德成六人。杀死一个一脚踢下岩,造成花石板残酷事件。在阜川街,清乡队长彭志高,在阜川河滩,杀死苏维埃人员,弃尸河滩,不准家属收殓,任其猪拉狗扯,鹊鸟分尸,不堪听闻,惨无人道。附马寨张锡德,是苏维埃主席,被迫逃跑,妻离子散,母死弟亡,投军抗日,后受伤遣散回家,其家墙倒屋塌。一无所有。逃走时一女儿名叫腊香,无人收留,其姐予以抚养,回家后才父女团圆过活。一般苏维埃人员,有受押的,有取保具结的,有呈交悔过书的,都做到人人过关。有些进步的知识青年,如张翰、冯朝宗、于之士、于之能、于士伟、于之厚、王敬、孙耀祖等,都被逮捕管押,用威吓利诱手段命其交代,悔过自新,给以出路。结果,有些人在胁迫之下,上当受骗变节,委曲求荣,抛弃了革命志向。
当时勉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员侯剑阁,横暴至极,造成当时恐怖局面和紧张空气,无不出之他手。(解放后,已被镇压。)
红军走后的勉县情况,谨将所忆,概述于此,奉告社会人土,藉资了解已过的事实。
参见《勉县文史资料》 第4辑 第34—38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90年0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