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民
秦岭南麓汉江一支外坝河,纳千溪万壑,涓涓自秦岭腹部流出,清澈恬润,母乳般养育着沿河子孙。沧海桑田,经久不竭。19世纪60年代末,民众义工于陡林寨与走马岭狭窄处拦河筑坝修起红卫水库,使外坝河沿岸旱涝保收,百姓安居乐业。水库坝下河床渐坦,经十余公里至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汇于汉江。
河边有一古老村落石碾子,旧人多叫石燕子。不知有否石燕,石碾倒很独特,多且大,直径两米开外,高一米上下。或碾晒粮食,或棋牌栖身。上部有光滑平坦的,有雕凿纹路的,也有周边带沿的,各不相同,多以数十,堪称一绝。
油坊、水磨、古树、巨大圆石是石碾子另类特征。在六间房的大空间里,斜支起一截巨大圆木,中部凿一圆洞制成榨油腹腔。把油菜籽炒熟,用石碾碾成结块,在铁圈内筑成一个个大油饼。将油饼放入榨油腹腔,油饼中加入木楔,做一丈许长的圆木撞杆悬于房梁,两壮劳力拉动撞杆喊着号子狠撞加于油饼间的木楔,木楔挤压油饼,菜籽油则从圆木下部啾啾流出。本身油菜籽炸熟,菜籽油分外飘香,煞是诱人。整个榨油过程是一幅优美的劳作图,孩童观玩流连忘返。一棵大麻柳树下,利用沟水自然落差,建起磨坊。坊下水击木轮,轮转带动磨转,把小麦玉米等碾压成粉,再经细罗便可煮食。古树则以榆树、柿树、麻柳、青冈、杏树为最,高入云端,数人合围,遮天蔽日,可近百人树下乘凉。大圆石在河床、河岸、地下处处可见,以致此地无法打井,人畜以河水饮用。圆石有几间房大的,有可坐多人玩耍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抬田造地,修房造屋,开凿炸石,现地面巨石渐少。
早年,外坝河水四季盈溢,险滩多处,夏日游泳十分惬意,溺水事故偶有发生。岸坡草木丛生,动物时出,狠叼孩童之惨事无独有偶。河中鱼鳖蟹虾成群,鱼以白条、桃花、鲤鱼、鲇鱼、砂棒、黄拉丁居多,当地男女皆有捕鱼习惯,下乡知青下河捉蟹满桶满盆。田渠蛙鳝富生,夏夜蛙声成片,彻夜不绝。竹林沿沟塘密长,加之树木参天,又是鸟的天堂。
遗憾的是,石碾子这美丽的古村落在岁月的流失中逐渐失落,知晓者逐渐稀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只知这地方叫勉县同沟寺镇金丰村三组。
(作者系勉县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参见勉县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mianxi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