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勉县  >  诗文  >  散文

风雨老勉县

王印明
       “西控川蜀,北通秦陇,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右据白马,左拱云雾……极天下之至险”。这是《隋书》对古阳平关这座军事要地详尽的描述。因此,三国时期阳平关位置举足轻重,守住此关,既保汉中,又可使四川无虑,真正一座插翅难过的要塞。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阳平关在《三国演义》中曾多次被提起。诸葛亮在此抚琴退敌,演绎出那空前绝后“空城计”的历史场景,不由为被吓退的曹将司马懿而唏嘘,也为诸葛丞相的奇思妙计所折服。
      不知是因雄关要塞确能抵御重兵,保一方安宁,还是受诸葛亮智慧的感染,在西汉初年由萧何所筑的尺子拐一样的古城内,诞生了一个让历史铭记的地方——勉县老城。
      从古阳平拱形的门直行,穿过一片庄稼地,过了勉县武侯水文站就到了。
      远远望去,老城的规模影影绰绰,宏伟的城墙,大块的城砖,浓浓地传递着千年的沧桑。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由于临近农忙,大都关门闭户。穿街走巷,留存的老屋确实老了,就像古稀老人,不免有些变形,有的墙体倾斜,有的屋梁驼了,屋檐下大小不一、字迹模糊的木雕门楣,记载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
      历史的记忆在我脑子中重演,老城在这个历史文化古镇诞生有它的缘由的: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五年(227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石马就是今勉县老城,也叫武侯街,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的勉县县城所在地。这里曾经人家密集,店铺林立,公署、邮局、市场等机关场所一应俱全。居宅大多三进四出,庭院幽深,板铺相连,石条阶沿,卵石铺院,整个老街人烟辐辏,商旅络绎,富庶繁华。随着县城东迁,这里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衰落。
      风雨止歇,繁华殆尽。但这里的先辈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家园,才使老县城像历史一样得到保存和延续。或许正是由于怀旧的缘故,附近的老百姓至今把老城叫老勉县。
 
 
参见勉县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mianxian.gov.cn/mlmx/dywh/5193.htm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