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习俗  >  婚丧

娶亲礼俗

一、探话合婚

双方订婚后,男方若准备好结婚,即请媒人向女家提出,试问女方出聘与否,主动说明原定彩礼的交讫情况,征求女方意见,这叫探话。有些女方因情况有变又提出增加彩礼的要求,这叫“后坐”或“马后赶”,男方尽量迁就,也有因财力所限解除婚约的。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男方再另外给女方一些粮食、羊肉或折合成钱币(其数量多少无定规)。最后确定迎娶时间,称合婚。探话合婚都由媒人代行,一般不大请客。

二、结婚

农村往往把到政府登记领结婚证叫结婚,把迎娶新娘叫吃喜。吃喜日子一定,男方先是为新郎新娘准备装新衣裳、装新铺盖,然后邀请亲戚朋友。农村多为上门请,县城多发请柬。
      1.请娶戚:一般在娶亲前一天傍晚进行。届时,主家备简单的酒菜,请老小毑家和准备邀做娶戚的人上座。主人先满酒,征求毑家(新郎的娘舅或姑舅)和邀请对象的意见。娶戚两男一女共三人。男娶戚一般是毑家一人,代东(新郎的叔父或兄长、姐夫)一人;女娶戚可以是新郎姑姑以外的任何长者(府谷风俗“姑不娶,姨不送”)。还有一种因特殊情况,新郎亲自去岳父家迎娶新娘,不再用其他娶戚,女家先待女婿及客人,叫“迎亲娶”。2000年以来,有的新郎亲自去娶媳妇充当娶戚中的一员,但女家不同时待客,不叫“迎亲娶”。
      2.记礼账:请罢娶戚,便记礼账。农村记礼顺序颇有讲究,如顺序错了,往往会造成矛盾,引起不快。一般都是“外三堂”记法,即一娘舅、二毑家、三姑、四姨、五亲家、六姑舅、七两姨、八姐妹、九朋亲、十本家。县城近年记礼账在迎娶当日早饭后。
      3.迎娶:早年农村一般用骡驮轿迎娶新娘,县城在本城内路近的用四人轿;20世纪60—80年代农村多用搭了篷的骡车,城镇多步行;2000年后,城乡都用轿车。
      吃喜一大早,骡驮轿动身,轿内放压轿羊夹子(羊夹子到女家后,女家割两根肋骨叫“离娘肉”,再返回男家,最后谢媒用)、糕盘(农村是七十八片碗口大的油炸糕)、催妆(用一斤以上干面蒸一个鱼形大面花馒头,本含催促新娘梳妆的意思,已成为一种俗礼。共蒸十个,两个更大的留着闹洞房用,带给女家八个,其中四个由女家转送给骡客每人两个,意为让骡客路上小心谨慎)、新娘的装新衣裳(从头到脚都有,切记不能扣好扣子),并包一对馍馍(叫衣饭,归帮新娘穿衣服的人),探厨(一般是肥皂、毛巾各一块)和压轿皮袄一件。有的还要放一副压轿纸牌以驱邪。鼓乐齐奏,鸣炮起程。路上每过村镇都鸣炮,一是为扬名,二是为避邪。特别是遇到也是娶媳妇的花轿,更要放炮,若是实轿(新媳妇在内)两个轿会轿时,两个新娘要互换手帕(示已结交,不是冤家)。
      到了女方家,接受人家大礼招待,先喝茶,再用酒,酒罢用饭,饭后男女娶戚向女家借酒具为代东(代替东家料理事务的人)满盅,催促新娘尽早准备上轿返回。吃饭时,娶戚中一人顺便“偷”一个酒盅和一双筷子,据说是“祝儿女好存”。
      新娘上轿动身后,毑家娶戚率先回来给主家报讯,叫打前站。代东(即代替主家料理事务的人)闻讯后,立即准备迎亲事宜,在院内发火笼,厨房整合茶食等。村里凡花轿经过能看到的碾、磨都得用被子等布物罩住,炭堆上压一块红纸,怕受“青龙白虎”冲犯,是图个吉利。快到村时鸣炮,到大门前落轿,这时鼓乐齐鸣,炮声不断。先打醋坛(将火炭放醋碗里绕轿一周),代东端酒盘走到轿前,先为四位送戚满盅,并商议:一是探帐房(即洞房的位置),二是何处“开脸、上头”。一般是入乡随俗,不提异议,相信新亲戚不会小看、捉弄。大部分是轿里“开脸”,家里“上头”,也有的地方是先“上头”,后“开脸”。
      新娘下轿不能脚踩泥土(上轿也同样),过去由送戚中的长辈用肩膀把新娘扛到帐房,现在是由新郎用双臂抱新娘到帐房。新郎用梳子在新娘头上梳三下,并把簪子(现在头花)插上,这叫“上头”。其寓意为夫为妻纲,婚后妻从属夫,连头也得由夫摆弄。轿里“开脸”就是新郎在轿里揭开新娘的“盖头”(现在没有“盖头”),用手在新娘后脑勺上摩挲三下(揪黄毛)就算“开脸”了。从落轿到新娘回到洞房的全过程,寡妇不得参与接待和观看,谓图吉利;二是未婚女子不能观看,估计可能是怕发花心。
      新娘进洞房门的同时,看热闹的青年小伙子们抢扯窗户纸,一为晚上闹洞房和听房打开视听通道;二为看到新娘子的容貌,还有让洞房通风散热真正成为“冻房”的意图。据传老年人扯窗纸还能精神长寿。新人一进洞房,事先备好的热油锅里立即放入素糕,“灿”的一声,蓝烟直冒,顿时室内香气扑鼻,青烟氤氲,叫“呛帐房”,意味着娶回了有福气的持家人。
      其间,公公婆婆不接见新亲,在厨房一个坐柴、一个坐炭吃“压财饭”(蒸馍烩菜),柴即是财,寓意是正在忙着汇聚财产,新媳妇带来了福气,全家人幸福美满。
      新人上炕后,就坐在预先准备好的“灯斗”前,面向灯头,背向来人,谓之“守灯斗”,俗称“背圪崂崂”。由女送戚相陪,女娶戚做伴。所谓灯斗就是在洞房炕上一角放一小方桌,桌上点两盏黄油灯,灯后放一份供献,墙上贴一红纸剪的双喜字。黄甫一带将灯置于盛满米的斗内。油灯点燃后长明三天,叫“福寿长明灯”,中途只添油加捻,而且新郎必须负责让两灯焰保持一致高度,叫齐头并进、白头偕老。最忌讳灯熄灭。早年,新娘子从下轿到夜晚须坐着不动,特别不可上厕所,否则会被人笑话“不稳重”。所以,旧时新娘早在出嫁前两三天就基本不敢吃饭,以吃鸡蛋为主,可以少吃而又营养不减。出嫁前一天就连水也不敢喝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些戒律逐渐打破,到60年代后期,新娘可以和常人一样自由活动,同相识的人打招呼了。
      是日晚上,由娶戚和至亲相陪,设宴招待送戚,为送戚接风洗尘,俗称“夜座”。送戚请总领到场,给新郎父母交付圆饭单和陪嫁礼单。
      4.闹洞房:闹洞房在府谷又叫耍笑新媳妇儿。晚上,洞房里已经挤满不论辈分的男女老幼。“三日无大小”,除了大伯哥外任何人都可以闹洞房耍笑新人,顺便考察、了解新人的聪明程度。开始,新郎新娘共坐一席,称吃小宴,又叫“和会盘”。据说吃了和会盘,就会一生和睦相敬如宾。小宴一般是一盘细杂烩菜,现在也有上凉盘喝酒的。主食是花卷,也有地方吃饺子、包子的。做烩菜没有任何“手脚”,是由厨师们做的。主食是由新娘的小姑子或同辈的妯娌们合做的。为耍笑新人,她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精心准备“道具”,在花卷内包枣核、大饺子里包个小饺子,新娘食之意为“新娘吃上双饺子,当年就会养小子”;也有包麻钱的(现在包硬币),要是吃上钱说明有口福,能招财进宝,是摇钱树等吉祥兆;还有包辣椒、花椒、姜片、蒺藜、辣椒面、盐、鱼刺、骨头渣等东西的。因此,新娘吃饭时都必须格外小心,尽量不要夹上有“问题”的,否则,要是吃得快,不是辣得满眼转泪,就是扎得满口流血,给在场的人留下笑柄。有的人乘机就取笑说:新人饿得慌,嘴太快,嘴太馋……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从而增加了喜庆色彩。如果遇上饺包饺、包含包时得赶紧吃下去,意味早生贵子。
      吃罢“和会盘”,就是掰催妆。这两个催妆比给娘家的更大,里面包了核桃和红枣。掰催妆时,由新郎和新娘双手各执催妆两端同时用力折断,露出红枣的意味着先生男孩,露出核桃意味着先生女孩;也有的地方说法与此相反,枣生女孩,核桃生男孩。掰的过程就是耍笑、取乐于新人的过程。如果一次掰不出来,人们会说:“那么漂亮的媳妇儿能不会生孩子?”有的发问新郎:“你是怎么搞的?”要是一下掰出来,人们又会说:“哎呀!人大了,省得了,一见男人就有了。”“人大心大,不难养下!”大家哄得一哇声捧腹大笑,灯光下新娘子羞得满脸红云。还有人让双方用不同的姿势掰,坐着掰、站起掰、蹲下掰、新郎搂着新娘在怀前掰。新娘表现得很为难,但是又苦于大家的情面不得不为之。掰催妆虽然是预测生儿育女的民俗活动,也着实增添了喜庆气氛。反正新人是被“折腾”的“对象”。现在城里办喜事、饭店招待人,宴罢客散,也无人张罗,此项活动逐渐淡化了。
      闹洞房就数“说令子”热闹。到这时来人最多,炕上的、地下的、站的、坐的,立戗竖码满家都是人,有些家里盛不下,门外还踮脚翘首,甚至踩凳探头在高处从窗子外捕捉镜头。“词之短小为令。”说令子是参加闹洞房的亲朋好友提出词令,让一对新人跟着说。主要是针对新娘子,取笑新娘子的。因此,专门指定一名口齿伶俐、说话有威望且又是新娘“信得过”的妇女担任“摇铃”(也叫打帮,即劝新娘大胆说话)的角色。
      说令子一般是男一句女一句对着说,如:
 
      男:半崖崖上一苗蒿,因为娶你可好跑
      女:管你跑不跑,你看妹妹好不好
      男:大红公鸡红冠冠
      女:你是妹妹那命蛋蛋
      男:大红牡丹绿叶配
      女:你才是我那憨宝贝
      男:羊儿吃奶蹄蹄跪
      女:今儿就能伙伙睡
      …………
 
      还有为了难住新娘让说绕口令的,如:
 
      红凤凰,绿凤凰,红绿凤凰粉凤凰。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窄来板凳短。
       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
     
      总之,令子多以夫妻恩爱、和睦为主要内容,新郎说得较“简单”(正面提词),新娘说得较“难”(酸意浓),因此,大部分新娘闭口不说。过去女子以藏而不露为贤,新媳妇因周围人陌生、羞涩,往往有些抵触情绪。无论摇铃者如何打劝,总是启而不发。实在无奈说一两个字,就算通过。现在这种现象很少了,因为从恋爱到结婚双方早已成老熟人了。开初为了显示老成持重,稍有顾忌,有时太酸的不说全句,通过打帮,说句中的一两个关键词,大家也就“通过”,然后再来下一个。活动进行到中后期,遇上胆大的新娘也就不怕笑话了,你能说的,她也就能随口而出。这样就产生了互动效应,场面气氛热烈。越是轰动,词令也就越“酸”,大家的兴致就越高。要是有几位唱手就更热闹了,山曲、酒曲、二人台对唱都有,场上掌声、笑语不断。笔者曾在20世纪50年代多次参加这种活动,其中一次至今难忘。那就是只要你有词令,新娘就能随口而出,根本不用摇铃。时间长了,在场的人竟不能即席就编,因词穷而“败”下阵来。新娘子越发“盛气凌人”,反问说:“为甚不说了?”其中一位说:“尽叫你说了!”“说就说,说令子、听令子,新人就是你妗子!”听新媳妇,这一说,“吓”得满家人“哗”的一声拔腿就跑,把大家给撑回去了。
      这种活动既增加了喜庆气氛,又测试了新人的胆识、应变、口才、脾性等多个方面,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5.引孙子:闹洞房人散后不久,便有公婆“引孙子”的活动。娶媳妇抱孙子是老人的希望。娶新的,耍旧的,引孙子就是亲朋耍公婆的。说令子一结束,人们早就把公婆给化起妆来了,再把准备好的“马子”(一根木椽或一把大扫帚上绑上毛毡或被褥,)牵来。先从公公开始,只见他头戴红缨大帽,身着一件反穿的山羊皮大皮袄,脖颈上挂一串叮当作响的大串铃,怀揣红枣、糖果,骑在准备好的“马子”上。左右有人搀扶,前后由几个人抬起来,边走边故意颠簸晃荡,叫他逃不脱又下不来,逗得人前拥后呼,笑得人热泪盈眶。行到洞房前打开门窗,使劲摇晃,故意让新娘看见嬉笑。然后把怀里揣的东西都撒到洞房里面,让儿子和媳妇捡起去吃。边撒边还念道:“×××,×××,(叫上儿子和媳妇的名字)大大(爸爸)急等抱孙子。黑小子,白女子,跟上爷爷一股子。坐下一卜滩,站起一排子。是小子,身背书本子,是女子,手拿剜花小剪子。男的赛过杨宗保,女的赛过穆桂英……”最后说:“全家老少喜盈盈,荣华富贵享不尽。”(因词句长,还得有人道句才行)。公公“出征”得“胜”回营,接着就是婆婆再以同样做法行动一遍,又是一阵红火热闹。为了儿孙满堂,据说有些地方叔父婶娘也参与这一活动。反正越红火越热闹才过瘾。
      入睡后,新郎要给新娘见面钱,一般是三元三角,意即常见常喜欢。新娘给新郎一个绣花钱包,然后互换裤带……
      6.听房:引罢孙子,人们逐渐离开洞房。有的休息,有的会亲叙语,少数青年人会在洞房外听房。旧社会,男女婚姻不自由,都由父母包办,多是先结婚后恋爱,所以未婚男女觉得神秘而好奇,渴望知道新婚的底细。也有的是为了听到新人夜晚的“动静”以便第二天开新娘的玩笑。男孩子一般倒无所忌讳,只怕新人发觉不出现动静致使劳而无功。女孩子在旧礼教的束缚下,既恐新人发觉,又怕亲朋发现,所以听房很辛苦,为了获得一丝“情报”,劳神费力,屏声静气,蹑手蹑脚,窃听洞房内动静;有时甚至连鞋都不敢穿,裹上毡毯或毛皮,蹑手蹑脚,活像侦探。二人台里有一出剧目叫《听房》,开头一段是:“出了绣房门,按住金莲行。瞧瞧抿抿不要高作声,咱到窗台下,听听人家说些甚。另一段唱词这样写:“冻得奴家金莲疼,疼得奴家站不定,双手插在袖圪筒,把一对白脸冻成个通焦红。”听房之辛苦,略见一斑。
      7.“洞房失物”:洞房里偷新人的东西是小辈或平辈们的事。这些“小偷”在闹洞房时就做好“侦察”工作,直到新人入睡后才实施。小两口明知有人要“行窃”,在入睡前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拉住窗帘,小心翼翼地反复检查,不能留下任何“不安全”的“隐患”,甚至有时一个休息、一个“放哨”。因为,一旦“盗贼”得逞,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麻烦,你想要讨回原物,很不容易,不知道他们会提出怎样的赎回条件。为了不出现“现场丢人”的尴尬局面,你非得事先准备些糖果和纸烟之类的东西不可。娃娃们无非是为了得到口福而已。新人累了一整天,折腾了大半夜,疲惫不堪,临明总有一觉睡,“小偷”趁虚而入,顺手牵羊。无论新郎新娘怎样精心防范,也难免洞房不失物。新郎新娘赎回失物时,给点纸烟、糖果。
      8.新婚典礼:典礼俗称“认大小”,农村“两天下”在迎亲的第二天上午举行;城镇多“一天下”,在迎亲当日午饭前举行。
      典礼前,新娘梳洗解开髽髻,请人(一般是大姑姐)扯去头发边的黄毛和整个脸部的茸毛,改梳盘头,从此告别黄毛女子成为媳妇。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婚妇女也不再扯黄毛、梳盘头,和未婚外观再无差别,这道程序就全省去了。
      在院子里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墙上挂家谱画像,没有画像便扯起有双喜字的被单以至装新被子为背景,20世纪50—80年代,挂毛主席画像。前面摆放一高桌,上立“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之神位”和本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并点燃蜡烛,上香,桌前铺毡,供新人行礼和站立。由代东或指定专人司仪主持,先鸣炮奏乐,后新人由两位伴郎伴娘陪同就位。典礼开始,先拜天地神位和祖宗神位,然后主持人根据预先排好的礼单顺序宣读名单,新郎新娘施礼。其顺序是:一拜冰公,二拜厨房,三拜骡客,四拜亲朋,五拜本家,最后拜公婆。受礼的亲朋除媒人、厨房和骡客外都要给主家不定数量的货币,叫拜礼。有的厨师还将各种菜肴原料穿成一串让收拜礼的高举到典礼场所以逗乐。拜公婆时,公婆端坐在八仙桌前,受礼后,婆婆顺便给新娘“红包”。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叩首礼,20世纪50年代后为鞠躬礼,改革开放后,给公婆又施叩首礼。不管施行哪种施礼方式,总要指定一名比较滑稽的年轻人手执红盘当面收拜礼钱。如主持人宣布“给他老爷老娘叩头了”,新人应声行礼(多数行鞠躬礼)。收礼人便走到其人面前说:“给老爷老娘叩头了!”两位长者便当场掏钱放于红盘内,执盘者便及时宣布。如放了五百元就说:“他老爷老娘礼洋一千差五百是五百元的好看!”也有的说:“二百加三百五百元的好看!”认完“大、小”,新郎新娘在盘内自由拿钱,曰之“抓富贵”,谓一生不缺钱花。盘内剩的越多越好,是今后日子富裕的征兆。
      新郎新娘回洞房时,又被拦门耍笑。认罢大小则有大小之别,耍笑者只能是些平辈们和娃娃们,结果是多拿些喜糖、喜烟。
      进入2000年,农村婚礼也请专业的婚庆公司主持。
      9.婚宴:认大小礼毕,婚礼的重头戏婚宴开席。根据经济情况有“三盘”“六六”席,“七碟子八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是“软、硬三盘”。改革开放后,逐渐富裕起来,乡里人也到城里宾馆、饭店包饭,冷拼热炒、生猛海鲜、东西风味、南北大菜,吃新鲜、品风味、讲营养,档次至高,丰盛至极。
      筵席座位也特讲究,按亲戚远近、辈分大小安排,有正副席之分。每桌六人,(80年代开始用十人大桌)。开始上热菜时,代东或指定专人执酒具携公婆、新人给客人敬酒(早年敬酒者只有公公和新郎,女人不抛头露面)。先厨房后亲朋。敬酒时总有些平辈人趁机出些节目耍笑,以增添喜庆气氛。早年白面稀缺,席上糜米饭满足供应,馒头每位只给二个,可席罢携之归家,未参加会餐的也可到库房代领两个蒸馍(这叫“吃份子”)带回家。
      宴罢,送戚带新娘偕新郎回娘家接受招待,叫回门。起程前一些年轻人有意把新郎藏匿起来,让送戚出点小资,大部分给点喜烟或喜糖。送戚回家也有“偷”筷子和酒盅的习俗。
      10.会亲:会亲又叫待亲家。回门第二日,岳父岳母送姑娘、姑爷返回婆家,当然要接受亲家以婚礼宴席同规格的筵席款待,称为“会亲”。早年会亲时,新娘父母会向亲家说些“女儿从小缺少家教,这就麻烦亲家多指教,有些不周不备,还要亲家多包涵”之类的下情话。公婆也会以“亲家放心,我们会像女儿一样对待她的”之类承诺。不过,这些都是场面话,不作数的。旧时婆婆虐待媳妇,当今媳妇蔑视公婆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11.拜灶马爷:府谷人把灶王爷叫“灶马爷”。新娘回门返回,成为家庭里的正式成员。下厨做饭是媳妇的首要职责,下厨前夜,理所当然要拜灶王向新灶王报到。府谷县东部乡镇多有此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更普遍。“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拜灶君的风俗随之革除了。
      拜灶君的主要化妆人物有三个,即灶君、灶君奶奶和土地爷。这些“神仙”一般由小叔子、姐夫、妹夫之类同辈人扮演。
      灶君头戴毡帽,用棉花粘白须皓发,满脸画皱纹。上身着一件反面的山羊皮皮袄,下身穿中式大裆棉裤,捆扎裤脚,左手拄六尺长的大擀面杖,右手拿二尺多长的用高粱杆和山药蛋制成的大旱烟袋,扮成个驼背弯腰的老头。
      灶君奶奶是用白麻丝束装头发,后脑勺绕成盘头圪堵再插一支绢花或纸花,两耳各挂一个红辣椒,涂红脸蛋,上衣着中式长大襟大棉袄,下穿中式大裆棉裤扎裤脚,外扎四片式长花裙子,右手拿一把新笤帚或柳条笊篱,左手拿一块花手帕,是男装女扮的老太婆。
      土地爷的装扮大致与灶君相似。
      院子里靠家门窗墙前放一支长条高桌,两个板凳,桌上放香炉、蜡烛或灯具,摆一奉供献(馍馍),放一把蘸了水的湿麻柴(绩过麻的麻杆,点烟用)。
      一切就绪,主持者喊:“厨房门上挂金牌,爷爷娘娘请出来!”有滑稽者随着喊:“还请出来?就把那一对灰叫驴牵出来!”逗得在场人哄堂大笑。人们当然不认为是亵渎神仙,只是和扮演者开个玩笑而已。
      爷爷说:“请出来,就出来,爷爷引的娘娘来!”娘娘紧接着细声细气说:“说出来,就出来,娘娘跟的爷爷来!”边说边出场,只见灶君老夫妇,一个拄着擀杖,颤颤巍巍走了出来自行坐到桌后的板凳上。就位后见桌前无人侍奉,爷爷便装腔作势说:“哎!闲下无事没人请,出来坐下没人影。”娘娘接着说:“管他有人没有人,我好出来散散心!”这时新媳妇由伴娘陪同下磨蹭着出场,先点灯后上香,还有人放炮。灶君爷爷说:“点灯点香放炮,挤得人们厮靠,穿得花里胡哨,跑得欢马犊跳,哪是做甚哩!”娘娘答:“娶回新媳妇,明天就下厨,亲朋来庆贺,迎喜又接福。”爷爷接着说:“媳妇登科洗碗涮锅,先给爷爷装烟点火!”递给新娘“旱烟袋”,让装烟点火。烟好装,火难点,麻柴湿得点不着,一连数次重复都未果。灶君娘娘劝说:“媳妇子!你耐心点,娘娘当年也是这样的。”爷爷左右端详新媳妇后说:“这媳妇生得不赖,你给爷爷装烟一袋,点不着爷爷不怪,爷爷就想尝尝烟的味道好赖。”娘娘马上接口批判说:“老头子,正经点,你是头上两层天,有人没人胡侃喋,不怕世人笑破脸?”爷爷又改口说:“爷爷今年六十九,想问新人喝烧酒。”“这还差不多,娘娘也想喝,媳妇子!快寻咯,一人满给一盅子!”娘娘接着说。新人取来酒具和凉水满“酒”,灶君故作近视看不见,端在东接在西,端在上接在下,来回抖抖打打接不着,碰撞倒掉再满上,来回折腾。爷爷发话了:“满酒不见酒,只见一双白手手。”“娘娘不喝酒,有醋就管够。”娘娘接口说。爷爷说:“对!我喝烧酒,她喝陈醋,媳妇子!有甚甘苦,给我告诉。”媳妇不答。爷爷继续说:“爷爷天生背锅锅,新人给上个花馍馍。”娘娘接着说:“灰老汉一辈子紧嘴,操得我跑瘸了双腿,媳妇子!快寻得给那个吃鬼,省得他又无事生非。”新人取馍,递馍时不是嫌酸就是嫌不周正,总之,长时间刁难,最后给个花馍才算了事。娘娘这时奚落爷爷说:“吃上花馍馍,长上背锅锅,坐上牛车车,跌在土坡坡,扔了花馍馍,跌了背锅锅,打烂木车车,众人见了笑呵呵,看你那丢人样!”睕老头一眼,自诉苦情地说:“为人寻上个小女婿,一辈子那不喜气。”面对新媳妇又说:“你今寻个大女婿,你给娘娘说你喜气不喜气?”新媳妇不答。爷爷说:“不说话,没关系,看你也称心又如意。蜜蜂直往花上縻,当年拤娃娃没问题!”娘娘问:“有问题没有?”媳妇不答。娘娘说:“不说话,害羞啦?以后的营生知道吧?”新媳妇终于有意笑着说:“不知道!”娘娘开始教导:“媳妇子,仔细听,娘娘给你说分明。装罢新,过了门,早早起,莫懒身。勤侍奉,孝双亲。做茶饭,要干净。与人言,莫高声。夫妇和,万事兴。姊妹们,要顺平。行四德,遵三从。训礼义,方成人……”爷爷不耐烦地说:“好媳妇,精明人,不用你细说给她听。今日表现我看清,这是全村头一名……”主持人说:“灶马爷爷你姓赵,家庭之事多关照,今日时间也不早,就让媳妇子回去睡大觉。”灶王爷赶快说:“一窝狐子不嫌臊,馍馍供献收拾了。”乘势把供献搂归己有。新媳妇走到房门前,土地爷挡道。土地说:“土地,土地,我不像他们那样客气,咱只说你们在洞房这块风水宝地,安得(你打算)怎样回备(酬谢意)?”主持人解脱说:“新媳妇是草木之人,你老看简单些行吗?”土地爷答:“简单能简单,抽烟以后再商谈。”新媳妇取纸烟,点火。土地爷吸一口烟,吐出后说:“新媳妇你初来乍到,以后做甚预先祷告,家里至外相互关照,谢上蒸馍,万事全了。”主持者说:“人神一样,少不了吃喝,吃上喝上,万事大吉!快给寻个馍馍打发起身……”
      拜罢灶君,全部婚礼结束,生活纳入正常。
      12.谢媒:婚礼结束后,男家家长,择日(不定时)带礼物(早年为二十个馒头和从女家返回的压轿羊夹子,2000年后,多为两条烟两瓶酒)赠送媒人称谢媒。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俗风物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