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因东海龙王滋事,把头颅输给了算卦先生,演出了一段“唐太宗游地狱”的故事。太宗游地狱回来,皇宫还是不得安宁。每逢夜深,“红毛黑鬼”便从塞北大漠的天平山出发,乘着洪水猛兽,飞沙走石涌进宫来,把皇帝老儿惊得魂飞魄散,于是,唐太宗便让尉迟公带了些银两来今府谷县天平山修庙、铸塔镇邪。
天平山,即孤山。原因“孤峰入云,状若馒头”,人们称之曰“孤山”。后来,明代天启元年(1621)四月初四傍晚,孤山地震,下陷三十六丈,城垣入地两丈七尺,少了许多巍峨,才成了现在的模样。
七星庙就建在孤山北峰的山梁上。原有一尊大铜钟,可惜,铜钟在动乱的年月不翼而飞。所幸的是,孤山人刘玉华先生留下了铜钟铭文:“建于唐贞观年间”。这样,七星庙的建筑年代足可据此定论。
七星庙的建筑特点,外观殿宇,内若帐篷,无梁无柱,一砖盖顶,俗称“无梁殿”,它是中国古建筑艺术殿堂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说在北宋年间,为纪念吕洞宾等七位神仙拯救了当地很多瘟疫病患者,当地人称这座庙为七星庙。该庙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和《中国名胜大词典》。该庙原为道观,庙内供奉吕业等七位神仙,为一般庙宇,本无名气,但自北宋名将杨业与抗辽女英雄折赛花(戏剧中称佘太君)在庙中谈恋爱结亲后,七星庙和那美丽的故事,便蜚声海内外了。
据传杨业与折赛花交战,杀得天昏地暗,但谁也不想杀死谁。杨业落荒逃到七星庙门前,钻入庙中,躲在大殿的门后。折赛花破门而入,杨业扑上去,把她的小脚用力踩了一脚,折赛花“哎呀”一声,痛得蹲在地上。杨业顺势将折赛花按倒在地,两人不动刀枪,反而卿卿我我,拜起天地来,直把大殿上的七位神仙惊得龇牙咧嘴,掩面而笑。折赛花羞红了脸,微笑嗔言:“你们笑甚哩!我一肚子保养你们七八个!”后来的《杨家将》故事,民间流传折太君果然生了七个儿子,叫七郎,应了“七星”之说。后又过继抚养了一个杨八郎,就是七郎八虎,那倒是美丽的后话了。
参见《陕北地名故事》第200页
王世雄、王峰存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