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史料  >  回忆

吃苦菜 度荒年

刘玉华
      1947年春、夏大旱,五个多月滴雨未下,夏田籽种一粒没有入地。人们感到没有希望了。5月17日,小暑前三天突然下了一场饱墒雨。虽然混种时令已过,但家家还是抢安抢种。这年虽然种得有点迟,但后来雨水不断,庄稼长势非常好。到了七月中下旬,糜子、谷子都吊下了项,穗子又长又大,人们想,今年肯定是个好年成。七月初开始下雨连阴雨下了二十多天,天天见不上太阳,刮着西北风,人们冷得都穿上棉衣,皮袄。白露过去没几天的一个早上,我祖母说:“坏了,庄稼全冻死了,猪食桶内的水都结了冰。”上午,我们出去,见全村的人都爬到地畔嚎啕大哭。原来所有的庄稼都冻死了,颜色都变得黑黑的。没过几天,冻死的庄稼叶子全干了。收下的庄稼没有成色,全是秕子,吹口气都飞走了。
      那个年代,除地主老财有些存粮外,其余农民家家无余粮。人们眼看着没法活了,不少人家准备逃荒走口外。
      冬天村村动手,将山上山下所有大小榆树的皮全部剥光,为抢树皮各家争论不休。我们村几个老年人商议决定:大家都要活,各家按人口多少,都分上一点。榆皮分回后,晒干,磨成面。然后把糠、谷质子、谷秕子、荞麦花、山药蔓子等和起来磨成面,再搅上榆皮面,蒸着吃搅团。
      到了1948年春天,家家无粮,户户难炊。大批的人扶老携幼,拖儿带女逃荒走口外。不少老人走到路上再也走不动了,活活的饿死。不少幼儿因父母没法养活,不会走的就被丢到路上,会走的就被拴到树上,父母嚎啕恸哭,难分难舍地走了。碰碰运气,如有人收养,逃个活命。我知道,在我们的工作干部中,有几个叫拴柱子、买树子、买路子、路拾子的,都是当年被人丢弃的孩子。
      就在那年4月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到川里玩,忽然听到路边石岩里有小孩的哭声,我们一看,原来一个老奶奶躺在石岩里起不来,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爬在身上哭。回家后,我向我妈说了,我妈让我拿一块菜窝窝送去。老奶奶眼盯着我,孩子接过菜窝窝就大口吃起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下去看,发现孩子不见了,老奶奶死在石岩里,我们很害怕,回来对我妈说,我妈哭了。
      这年我九岁了。早春没有逃荒的人,大人、小孩都拿着镰刀、小锄头刨苜蓿芽子、苦菜根子、蒲公英根、耙劳劳根、米面布袋根吃。接着人们成群结队,上山挖新长出来的野草野菜。老年人走不动,就爬到家门附近见什么草就吃什么。
      有的人吃上马齿苋、地篇子、灰菜、艳艳菜、驴耳朵、鸡冠冠、嫩秃扫、苦子蔓、杨天蔓等肚疼拉痢;吃上糠、谷质子、水桐树叶子、谷秕子、高梁孱子面、山药蔓子面、荞麦花、榆皮面等干肠上火,嘴疼喉咙疼,大便不下;吃上苜蓿,荧著芥,辣蘇蘇等肚疼,脚、腿浮肿,没力气,老年人站不起。只有苫菜、甜苣、沙葱(小蒜)、沙茭、蒲公英吃上比较舒服,不上火,精神好。但甜苣、沙葱、沙茭、蒲公英较少,只有苦菜到处有,又是续根草,挖了一茬又会长起来,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好像专为救人苦难而生。
      我记得,那一年我妈带着我和我姐,整天出去挖苦菜。先把挖回来的苦菜拣净,洗净,煮熟,切碎。一种办法是将切碎的苦菜拌上一点杂粮面或糠面,再放上一点榆皮面,捏成饼蒸熟吃;一种办法是将切碎的苦菜放到一个大盆内或罐子里,加点温水沤酸吃,如果再拌点沙葱、放点盐就更好吃了。
      近处的苦菜挖得不多了,就到远处挖。有一次我们到邻村挖苦菜,挖下的苦菜放到一个阴暗的地塄下,结果被一个老婆子拿去了。以后我见了她就喊“偷苦菜老婆”,她见了我们就躲避。后来我妈知道了她婆婆瘫痪在炕上,她整天连挖菜的时间都没有,眼看婆婆要饿死。有一天我和我妈出去挖菜时,我妈装了两碗高梁面送给了她。我当时很不满意,因为我们家也一样没吃的,只给我的苦菜窝窝里搅一点高梁面,我妈和我姐吃得是糠拌苦菜团子。人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快饿死的人,给他吃上一口饭他永远不会忘记。二十多年后,我妈去世了,我妈送过高梁面的那个老婆子,她自戴孝衣跑来跪到我妈的灵前,烧了纸,哭了几个钟头。他说,在那最困难时期,我妈送了她六碗高梁面、八罗头苦菜、一碗榆皮面,救了她们家,帮她把婆婆送了终。
      1947至1948年大灾。冥冥之中,也许是老百姓逃不脱的一次灾难。这两年正是解放战争关键之年,我们这里红军白军扯锯,今天红军来了,明天白军来了。国民党军一来就吃、就拿、就抢。解放军来了吃大户,不吃老百姓,但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没法解决。解放军没有站稳脚,调粮路不通,又整天打仗,所以没法过问群众的生活。
      1948年风调雨顺,这年野草苦菜长得旺,到处都是。沙蓬、棉蓬盖地。人们先是采吃棉蓬籽、沙蓬籽。接着吃豌豆、大麦、露仁子(青稞)等夏田。饿了一年的人民,初吃到新粮,不知饥饱,一顿吃七、八个大麦窝窝或一锅煮豌豆,结果吃得憋死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后来,黑豆角角、高梁穗穗,刚结上的嫩山药等也可以吃了。
      这年,我们这里彻底解放了,国民党彻底完蛋了,庄稼得到大丰收,灾荒总算度过去了。
 
 
参见《府谷文史资料》第十八辑《孤山 木瓜》第102页
政协陕西省府谷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2010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