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十二
折渭州画像赞
龙章凤姿,燕颔虎颈。巍巍堂堂,弗严而整。山纳海容,霜根雪节。可畏而亲,力莫能干。吾私淑诸,一代之英。多取益给,欲掩滋明。长庚未艾,白气何来?精爽如在,佳城不开。出卯则角,堕地而班。岂无所遗,騄骥方闲。高牙赤舄,惟叔惟虎,有之似之,千载一武。纠纠桓桓,彼徒见诮。他日凌烟,实先前诏。
卷三十五
《折渭州文集》序
师旷之聪,离娄之明,非得之天,则岂能见之于视听?庖丁之解牛,轮扁之斫轮,非得之心,则岂能应之于手?其用虽不同,要之非勉强而至者也。昔之能文之士,亦莫不然。司马相如、杨雄之于词赋,司马迁、刘向之于叙事,李陵、苏武之于诗,是以其所长自得,而因其所自得者发之于言耳。至于离娄之视,不能代师旷之听,轮扁、庖丁不能互任其手。故能叙事者未必工于诗,而善词赋者未必达于叙事,盖各有所专,而其他虽通,终不得而胜也。诸葛孔明崎岖戎马间,本以经纶为事,而《出师表》《木乐曲》,读之者不得而优劣,岂任重迈远之气,开物成务之才,不期于言而言自至,非若视听与手与诸能文者系于一偏,而不可以交举而相先?信矣,天下之奇才也!公生将家,便马善射,制胜料敌,乃其所事。而文词论议,骎欲与古作者并驱争驰,岂非天得而心通之,忠义激于中,利害动于外,亦不自知其抑扬顿挫,交举相先,而见于笔下耶?于是知公于前人,几可以无愧矣。既以世业遗其子彦野,屡立战功,崭然出头角,号名将。彦质,介之,遵公所令,笃于艺学,妙蕴而英发,落笔即在人上。天子得其所为文,而欲遂易文阶,又使从天禄、石渠之游,殆若王良、造父秣骥子而问途,其志气已在万里外矣。公薨,介之缉公之遗稿,得诗若干,《阴符经颂》一,边议若干,奏议若干,掇为若干卷,藏于家,而以序见属。公一时伟人也,功在朝廷,名在四夷,德泽被于所至之地,而军民如赤子之慕父,复其言皆足以声动后世,不止苟为文词之士而已,岂待予言而后传邪?然予辱公知为深,窃幸托其名传,故不得而辞也。
卷四十三
祭折渭州文
理固可期,命或难制。天人之间,时有同异。虽公之出,逢世昌明,束发从军,隐然其名。以忠得君,以仁得众。谈笑廓清,亦鼓而勇。彼绝漠来,天都其薮。鸟窜鼠伏,恃此以久。于赫先庙,神灵在天。既遗圣子,又委公贤。献俘重光,收功大观。高旌巨节,以极歆羡。方期都护,开府称觞,公胡不淑,正昼而亡?上自朝廷,下至蕃汉,叹惜震悼,情无少间。矧我以鄙,早辱公知。发讣失声,既惊犹疑。十年江湖,望公天际。公不我遗,轸恤相继。公今已矣,欲报不能。公有令子,实我弟昆。临丧无从,又阻执绋。有泪如泉,淋浪胸臆。
参见《宋代麟府路及折家将文献录》第269—270页
高建国、杨海清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