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黄陵县  >  习俗  >  婚丧

婚嫁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议婚俗称“说媳妇”。旧时,男女婚姻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讲求门当户对。议婚时,双方互不见面,由媒人穿针引线,来回撮合。双方则各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对属相”。若冲犯,即男女两相不合(叫大相不搁),婚后不吉利,说媳妇就此告吹;若相称,女方家长点头应允后,即由媒人偕同男方家长,携带手镯、项圈等贵重饰品前往女家,女家略备酒席款待后,再由媒人从中撮合,经过议婚,媒人协同双方约定吉日,举行订婚议式,俗称“定媳妇”。定亲之日,姊妹、姑姨、兄嫂、叔伯或双亲即前往男方家并吃订婚宴。宴毕,男方家须交“彩礼”于女家,应给的礼物用红布包裹,由女方带回。同日,男女双方将各自的生辰八字写于红纸上,互相交换,谓之“换书”,从此,婚事即定,逢年过节,双方礼尚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一般由“红娘”(介绍人)牵线,互相之间交换了解,如若情投意合,就可定婚约、拜访家长,即为订婚。

  

结婚俗称“娶媳妇”。清末,民国时期,女子嫁时,年龄大则17岁,小则15岁;男子则不拘,有“宁叫男大十,不叫女大一”之说。婚前,由男方将择选的良辰吉日,结婚妨忌内容书写于红笺上,委托媒人携带各种饰品等物送往女家,女方应允后,男方则开始通知同族邻舍、亲朋四友,筹办婚事。

结婚仪礼历时三日,头天娶亲,第二天恭喜,第三天回门。

娶亲之日,男方备有彩轿或驴、马(驴、马带串铃),挂花披红,按所择吉日,兄嫂弟侄,近族邻舍5至7人,前呼后拥赴往女家,此谓“娶新的”。路途若遇另一支娶新的,有互争道之俗,甚至打架斗殴,有谁抢先,谁娶的媳妇就勤快、能干之说。至女家,女方宴席待之,此间,新娘不能下炕,谓之“坐炕”。年龄大的妇女为其上头、净脸(拔除额头或颈部汗毛),亲朋密友赠衣物、首饰、钱币,谓之“压柜”。一切就绪后,新娘穿红袄、绿裤,发髻别簪子,耳挂环,头顶盖头,肩披红绸,由其姐嫂搀扶下炕。之后,换下旧鞋,穿上绣花布鞋并与父母互抱恸哭,以示从此开始,离别双亲,再不能沾染娘家点滴尘土。至此,女方也邀请近族亲戚邻舍7或5人随新妇到男家,谓之“送新的”。

结婚的碰上结婚的,有新娘互换手帕之俗。行至男家门口,新郎身着长袍短褂,头戴插花礼帽,肩披红绸绿缎,在众亲朋簇拥下上前迎接。此时,鼓乐齐鸣,鞭炮震耳,人们争先恐后观望新娘。执事先着“相户”(帮忙的人)一人,向来宾散发香烟、糖果、红枣、核桃等物,另着一个能言善说的人,手持枣刺唱《 枣刺歌》,引新媳妇下轿进门。再着一人手提盛着各草把、麸皮、核桃等物的“米面斗”不断向新娘头上抛撒碎草细米,谓之“打汉头”。进大门之后,在庭院中早已设好的天地牌位前,司仪先生即令新郎、新娘行跪拜礼,谓之“拜天地”。礼毕双双入洞房。接着,男家开席摆筵,款待四方来宾和近族亲戚。至夜,本族弟、嫂、表弟、表嫂、姑夫、姐夫、远族爷辈和三朋四友均来闹洞房,谓之“耍房”。因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故耍房时,不拘形式,大家耍笑取乐直到三更,乃至通宵,尽欢而散。次日,为恭喜。凌晨,新婚夫妇先跪拜灶神,再跪拜祖先,次拜各辈尊长,谓之“指大小”。早饭后,庭院摆桌设案,上置烟酒糖果,亲朋相继为主人贺喜赠礼钱礼物。新婚夫妇胸佩红花、肩披绸缎、向来宾敬酒、递烟。来宾须给新娘“看酒钱”。之后,由执事人逐一将接收的礼钱、礼品记入礼薄。礼钱、礼品以舅父家为最高,其他按与主家血缘远近依次略低,谓之“恭喜”。礼毕后,恭喜之宴即开,谓之“正席”,各方行礼者均按辈分、亲疏就座,喝酒猜拳,热闹非凡。

第三日,新婚夫妇及女方来宾到女家,谓之“回门”。至家,岳丈、岳母、妻哥、妻弟等以礼待之,并由家人陪同新女婿依次跪拜同族各家。之后,各家宴请新女婿并馈赠礼品,谓之“认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主,提倡男女自愿。双方到法定年龄,即立定婚约,持介绍信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结婚时,不重财礼,不坐花轿,迎娶多用自行车、拖拉机、汽车等,并且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结婚仪式隆重而不俗、跪拜天地改为脱帽、鞠躬、以示谢意。主人设席,新郎、新娘斟酒敬客。近年来,政府提倡婚事简办、移风易俗,组织集体婚礼,有的旅游结婚。待客一般只邀请至亲好友,以糖果、烟、茶招待,且多是三天事一天办。

 
 
 参见《黄陵县志》第573—574页
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5年7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