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黄陵县  >  史料  >  回忆

回忆中宜县的革命斗争

张邦英(1)
      1933年11月,在合水县包家寨举行了主力红军部队和特委负责人的会议。会上根据刘志丹的倡议,着重总结了过去武装斗争和红二十六军2团南山失败以及退出照金根据地的经验教训,决定将陕甘工农红军临时指挥部改编为红四十二师,恢复二十六军的建制,并决定成立三路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许多的革命根据地,以便红军主力部队从中策应,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游击队的配合下,主动灵活地消灭敌人,壮大我们的力量。
      此后,这一地区便成为第三路游击队的区域,遂成立了第三路游击队指挥部,王安民任指挥,张仲良任政委。黄子文、韩明奎在中、宜、甘等地,宣传群众,组织农民协会、赤卫军和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进行建党工作,开展武装斗争。中宜游击队队长是苏继堂,共几十个人,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活动。
      中宜地区有两个中宜游击队。我们去以前那里就有一个游击队,原是地方民团,由哥老会成员罗连成领着,住在小石崖,和我们有一定的统战关系。他们经常给我们买些纸张、子弹之类的东西,我们也给他们些鸦片、骡马等东西。我们互不干涉,采取两种政策,甚至我们的伤病员也可以住在他们那里。
      1934年建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办事处,机关设在双龙川的高窑子,主任是黄子文同志,办事处主管政府事情。9月,陕甘边特委派我任南区党委书记、游击队政委,原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驻三路地区办事处主任黄子文为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领导机关设在双龙镇上川的高窑子和小石崖附近的林湾。是年冬,冯钦哉、陈国璋等部向南区进行疯狂围剿,我中宜游击队在宜君建庄川高松树被敌包围。在战斗中,仅突围出很少的战士。游击队队长苏继堂身陷敌手,被带至中部县城,经几个月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终于被敌枪杀。在绑赴刑场时,他还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事情发生后随即将当地建立的另一支武装改为中宜游击队,以邵风林为队长、牛书申为政治指导员。那支武装改编过程是:这年秋天,小石崖民团内部哗变,一个班长把罗干掉了,另一个班长带着十几人来南梁找我们,我们便重新编制了一下,同时派了咱们的干部战士进去,组成一支保卫性的武装。在改编中宜游击队的同时,又成立了以樊松柏为队长的建庄游击队。
      1934年冬,在群众斗争和游击队发展的情况下,由下而上建立了革命政权。于次年相继建立的有新正、赤水、淳耀、新宁、水红、中宜等县的革命委员会和党、团的领导机构。金里科、杜苑、杨伯伦、郭廷藩、张积太、李吉成、李科、郭存信、郭晋廷、秦善和、封振宝、孙彦成、王振喜、杨宗耀、李德禄、焦怀兴、王秉祥、郭洪超、任成瑛、韩明奎等同志,先后在这些县党委或政府作领导工作。1935年,敌人围剿多了,我们出去活动的次数也多了,我曾任过中、宜、甘、洛四县游击队的政委,牛书申当指导员,跟着这几支游击队,在隆坊原、吉子现原一带活动。刚收完麦,据悉一个村子的碉堡里有几十支枪,我们就到碉堡附近喊话:“我们是红军游击队,希望你们把枪缴了,否则打开后就不客气了。”结果收了20多支枪。7、8月间,唐洪晨为南区党委书记,我改任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领导机关也由中宜迁至新正县的三甲园和南邑村。中宜县归边区直接领导。
      由于这一地区的革命形势和群众斗争的深入发展,于1935年秋,根据上一年冬在小石崖上川分地的经验,根据中央苏区的土改政策,在许多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事先教育训练了干部和积极分子,然后发动农民群众,特别是贫雇农开会讨论,分了地主的土地、牲畜、农具、浮财和富农多余的一部分土地。各家分得的土地,一般都进行丈量,插了牌子。在分配中还解决了一些外地逃荒来的难民的土地、耕畜、种子的困难,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从而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和对敌斗争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相信革命,相信共产党,许多青年参加了红军游击队。
 
注释
(1)张邦英,耀县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参见《黄陵人民革命斗争历史资料》
中共黄陵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1991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