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黄陵县  >  史料  >  回忆

回忆刘含初遇难前的活动

刘树基(1)
      1927年6月下旬,西安形势紧张,刘含初被迫携家小并学员赵静山、随员祁金钟等返回中部县备村老家,准备安置好家小后,再绕道太原北去。
      刘含初在家,时常与村院中老少坐在场头、地畔、树荫下聊天,足迹从未出远门一步。常手不释卷深夜不眠,村邻以其勤学精神传为美谈。其间遇来访的县绅乡望,则晓以识社会潮流,革命大势,顺百姓愿望,减轻人民负担疾苦,努力宣传革命思想,道义相勉;对回县的中山学院学员张好义、王殿卿、赵静山、白映珍等人,则勉励要廉洁正直,以人民利益为重,联系群众,宣传革命理论,反对贪污官吏、土豪劣绅,处好县基层局、区长关系,与有众望的乡贤相亲近,扎根群众中,团结组织可靠武装力量,等待时机。他身处险境,仍致力于党的宣传活动,为革命工作不息,为革命不计个人安危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他不迷信封建礼教,不讲求男女尊卑分别。住在家里的那些日子里,对人态度和蔼,爱论家常日月光景,人见了不拘束,看得起穷人家。村院中男女老少称赞他有学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一个性格豪爽、快活乐观、平易近人的革命活动家。但当他接连收到西安呼震东、赵宝华、张含辉等人来信时,白天仍与来访的乡亲攀谈欢笑,却不再通宵达旦地看书了,而是夜与爱人计议动向行踪料理等事,或者在室内独自来回踱步,其精神显然不似以往那么恬静、快活自若了。适时,宜君石铺村前妻娘家差人,邀他与继娶爱人刘文德一同去串亲。他念及岳父母年老,自己常年在外无暇探望,便同爱人携幼女淑萍去石铺。没两三日,得知消息的驻洛川敌旅长杨甫珊派7名便衣追拿刘含初。7月18日,从备村追至石铺村。村人据情告知他,他却不予躲避,反而追问有无捉拿逃兵护照。瞬间,凶手们闯进杨宅,出示冯玉祥致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缉拿刘含初的密电。当他严词责问凶手们不得附逆行凶之际,被凶手张汉福向头部射击一枪倒地。善良的岳母扑身嚎哭掩护,一伙无人性的凶手踢开年迈老母,连向烈士头部、下腮、左右胸部射击,共伤口7处,随即扬长而去。19日下午,石铺亲戚家护送烈士遗体回备村,头部伤不时渗有血珠,胸前衣服血迹斑斑,惨不忍睹,面部略浮肿,闭口合眼,状如入睡,其临难不畏之精神,显然可见。村中老少男女吊唁者,叹息啜泣,有的放声大哭,当日晚入殓。一代革命先烈惨遭敌人杀害,英灵抱恨九泉,从此无声无息于人世。
 
注释
(1)刘树基,黄陵县人,其父刘翰章(即刘含初)为黄陵县第一位烈士。
 

参见《黄陵革命斗争史回忆录》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