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中共地方武装指挥机构。1946年12月成立,受关中军分区和中共渭北工委双重领导。渭北游击总队成立后即调集3支武装力量,共100多人,建立区域,开展游击战争。将原在临潼交栎地区活动的渭北武工队,调于淳化方里以东和耀县西塬一带活动;将刘光远、朱龙江带领的金刀大队,调至三原武字区和心字区以南,以嵯峨为中心,在淳化方里以南和张家山一带活动,将1946年8月建立的由杨凯领导的耀县独立中队继续留在耀县阿子乡肖家塬一带活动。1947年2月20日,吴曰聪、段恒等又组建起一支20多人的三原独立中队;同年5月5日,黄子祥、黄子文在三原武字区领导陵前起义。5月8日,淳化方里镇国民党自卫队队长宋彦芳也率部起义(被命名为方里支队)。为了统一指挥各地武装力量,中共关中地委于1947年5月29日,渭北游击总队司令部成立,谈国帆任司令员,张凤岐、郭进亭先后任政委,黄子祥、张占云先后任副司令员,黄子祥兼任参谋长。下辖5个支队和三原县、耀县2个独立中队,共有350多人枪。同年6月,中共路东工委与中共渭北工委合并,同官县(今铜川市)、富平县、蒲城县、白水县4个县的武装力量划归渭总领导。三原独立中队于7月改编为地方警卫部队。9月,渭总下辖9个支队和耀县独立中队。10月,蒲城支队划分为路东三、六两个支队。此时,渭总共辖10个支队和1个独立中队,共1100多人。1948年2月,中共路东工委与中共渭北工委分设,所属武装力量亦相应分开,渭总下辖5个支队和1个独立中队。1948年12月,中共渭北工委撤销后,渭总直属关中军分区领导。1949年5月渭总撤销,所属各部队分别编入西北军政委员会所属部队或县的地方武装。
参见《咸阳大辞典》第619页
张英民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