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史料  >  回忆

艺路艰辛求真诚 ——画家杨宏汉漫记

刁学起

前几天宏汉打电话来给我说,他和市美协副主席高非先生一起到江苏写生刚回来,约我去他家看他的作品。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怎能放过!我欣然应了约。

看到宏汉的作品我吃了一惊。他们连来带去才十几天,住每天七元钱的小店,一天泡两顿方便面,他一人竟画了50多幅水写生,平均每天要画五六张,可真是个拼命三郎啊。再看他的作品,笔彩酣畅、意情浓郁、挥洒自如、和谐自然,表现了很高的技艺和超凡的境界:蒙蒙细雨、古老的水乡小镇、明清古居、石板小路、柳堤村桥、繁华而窄小的巷弄小街 ——在画家笔底展现。而且幅幅结构严谨,取舍得当。宏汉告诉我,为了防止自己在写生时产生惰性,他有相机却没带。的确,看他的写生作品与看那些纯自然的风景照片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在他的每一幅作品里都透着一股江南水乡特有的、沁人心肺的、清新自然的气息,都能感受到画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因为他不仅仅是用笔用彩在描画实物,而是用心用情在写他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感慨。

杨宏汉1942年出生在三原县陵前乡,自幼便有了绘画的灵性,在村子里乡亲们经常看他自编自画的小“电影",在学校同学们特别爱看他办的墙报。贫瘠的黄土地养育了他苦涩的童年,也造就了他吃苦耐劳、自谦好学的性格。1959年他考上了西安美院附中,四年后,他毕业参军。他凭借拼命的工作精神和厚实的美术基础被留在部队当了文化干事。他积极下基层抓连队的业余美术活动,为连队办美术班,培养了一大批美术骨干。经他培训过的战士有许多复员后成了地方的美术骨干,有的成了青年画家。他抓的连队被评为兰州军区和全军的美术活动先进单位。他们搞美术活动的事迹还被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纪录片在全军放映。同时他奋发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他的美术作品经常参加部队的画展,许多作品被报刊采用或被画册入选。

“人民是母亲、生活是沃土。艺术只有深深扎根于生活这块沃土中才能枝繁叶茂开出绚丽的花朵。”这是宏汉几十年来所坚守的信条。1980年他由部队转业到西安文联,成为驻会画家,任市美协秘书长后,他成了联络协会与会员的中心人物。但他仍不减当年在部队的那种工作热情,尽管工作繁忙还是坚持经常深入生活出去写生。去农村、下煤矿、与清洁工交朋友、每次出去都是设法多画画。油画《煤海花香》《明星闪闪》和反映清洁工生活的图画《新起点》《春雨淅淅》等作品都是他深入生活的结晶。1988年秋,宏汉应邀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中国美术家丝路考察团”赴新疆等地采访写生,他结识了60多位全国著名画家,虚心向他们学习,使他的绘画艺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创作的国画《烤馕图》参加了北京举办的“丝绸之路美术大展”。

记得有位大师说过,艺术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宏汉正是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在孜孜不倦地实践着这门功课。他的油画、粉画和国画作品参加市级以上美展56次,入选作品近百幅,其中11次15幅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并有两幅获奖。有200多幅作品出版或被报刊采用,为各类书报刊设计封面插图1000余幅。



参见《龙桥新韵——三原当代文学作品选》
吴树民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