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史料  >  小传

张亚雄

李兴强

张亚雄原名张志学,字士心,曾先后就读于三原民治小学、天津紫竹林华商工会高小及南开中学、北平平民学院附中,因积极参加党组织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刻印散发揭露法西斯教育的传单而被登报通缉,逃回家乡又遭到民团团长毒打,遂投笔从戎,于1934年刚满20岁时到驻在洛阳的高桂滋部17军84师当兵,并改名为张亚雄,寓意“我们是亚洲的英雄”,是针对外国人蔑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而起的,显示了这位热血青年的报负和追求。

抗日战争中,张亚雄随部先后配合和参加了平型关、娘子关、忻口、火烧岭、汾河等战役战斗。1938年在晋南离石县与日寇进行的一次激战中,敌人的炮弹象暴雨般泻向阵地,当时担任机枪排排长的张亚雄,机智地指挥战士们隐蔽到一处凹角地带,使全排无一人伤亡,等到鬼子停止炮击、哇哇狂叫冲上来时,全排人员又迅捷进入阵地,勇猛地打击敌人。张亚雄作战勇敢、指挥有方,逐级升为营长。

当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开始进行最后较量之际,一直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张亚雄毅然投入党的怀抱,他在陕北驻防时,经习仲勋、范明介绍,与胡景铎等人于1946年18月1日在延安西北局住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而揭开了他人生崭新的篇章。

1946年10月12日、13日,时任陕西保安指挥部保九团副(相当于参谋长)兼大队大队长的张亚雄,与团长胡景铎等人组织发动了横山起义,这支由骑六师一部分、保九团组成的五千人的部队,以西北民主联军名义,按照党的“孤立榆林,扫清外围”作战方针,解放了横山、绥德、米脂等县200多公里、12万人口的地区。后被编为解放军骑六师,张亚雄任一团团长。1947年2月,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接见了部队连以上干部。毛主席在讲话中称赞:你们这支部队是条新船,可以经得起惊涛骇浪。”周恩来副主席在会间与张亚雄谈话时,向他讲:“我们过去的教训是抓了政治,未抓枪杆子,吃了亏了。”

在其后的解放战争中,张亚雄荣获二级勋章。曾率部参加过晋城、北钟山、扶眉等30多次战役战斗。北钟山战役,他的团是主攻团,最后消灭敌一个师,生擒师长褚静亚。在1948年的扶眉战役中,彭德怀同志所在的指挥部设在接近前线的一家农民窑洞里,马家骑兵突然袭来,情况危急时,张亚雄催促彭总等人离开后,率部与马军展开了血战,使彭德怀同志得以安全转移。回忆起当年激烈的战斗情景,张老记忆犹新,诙谐地说:“当时我心里想,可能这回要结算伙食帐了。”

新中国成立后,张亚雄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曾先后在公安军司令部军校处、公安学院担任过处长、部长。“伊犁事件”后,他持周总理委任状到青海省担任公安总队长。后调任武汉公安部队学校副校长。1977年奉命组建二炮指挥学院,为首任副院长,1984年离休。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10辑第111—11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3年12月出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