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是为宣传民主共和思想,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杰出一员。从1907年4月至1913年8月,于先生后在上海筹划和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并分别担任这四个报社的社长。四报问世,即成为革命党人的喉舌和在上海的主要联络点。期间,于先生写了大量文章,为辛亥革命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做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
值此辛亥革命80周年,我们选登于先生对清政府“立宪”骗局进行揭露和批判的杂文一束,除作为对于公的怀念外,也是对辛亥革命纪念的一种表示。文中“骚心”系于右任的笔名。
此秋声也
(1910年10月29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燎栗兮,若在远行,若山临水兮,送将归。”此非昔人愁秋之歌欤?此声也,秋声也,胡为乎来哉,岂非今日之所应有欤?
(骚心)
呜呼议员(一)
(1911年1月9日)
神胜不可侵犯之资政院议员,报馆竟侵犯之,岂非自寻死乎?任他们钻狗洞,任他们作狗党,任他们狗苟蝇营,任他们狗头狗脑,议案取消也好,议场不到也好,国民长叹一声,一年出些银子,全当养活了几个睡觉吃饭的官。罢了!罢了!
昨有人投函,称议员对报律几何出力,何以伤他们感情?记者曰:那是他应分内的事,这是我应分内的事,他们作不规则的事,(如不请假不到议场),记者知而不言,更何以对国民?
试翻各国议会史,有人数不足不能开门者乎?试问诸公,拿下钱那儿去了?
试翻各国议会史,有议员仇视报馆,借官力封闭者乎?倘政府再赏诸位议员京堂衔,我知更无报馆存立的地位了。
凡人心爱之物,偶争到手,必苦身戳力以经营之,其不关心者,必属不爱也。试问资政院议员,果爱此议会基础乎,如曰爱之,则不到场何耶?
吾之言此,非助恶劣政府攻议员也,实见议员之恶劣与政府等,故失望之余,不得不排其劣者,亦翼国民尊重其良者也。(骚心)
呜呼议员(二)
(1911年1月10日)
非驴非马之资政院,竟尔产出一狗议员。议员乎,其助政府噬人乎?伤心。
金山学生打《瀛海报》,资政院议员封《公论报》,时事愈出愈奇。妓女、太监蹂躏报馆之后,忽出这两种文而蛮者,致民党自相摧残,伤心。
资政院院章:“议员于议事范围内所言论,不受院外之诘责。”是知其出范围以外者,则诘责无妨也。况其所限制仅为院中之言论,而非院外之行为,然则其出院而钻狗洞,亦不许报馆一言乎?
院章之设此条,所以尊重议员之言论自由,盖议院之内归议院自治(惩戒),不许司法官干涉,非不许新闻记者评论也。倘引此条与报馆为难。而日诽谤者封,误矣。
泄漏秘事,两方面同有罪焉。试问非资政院中人泄之,报馆何由知?今仅责备报馆,对于内部则不知整理,吾恐院中人今日泄之报馆其事小,他日泄之敌国其事大也。
资政院于其内部,有裁决之自由,于其外部,不能有裁决及决行之自由,亦不能擅用官厅威力,以施威于人民,此次对公论报,手续不知如何,然亦太蛮横矣。(骚心)
救国奇策
(1911年4月15日)
或问救国有奇策否,曰:无奇策也,只求通常可行而已。
第一,鼓吹国民知爱国,人人作兵;
第二,无事不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第三,当知政府不可恃,时时勉求自立。(骚心)
老手
(1911年4月28日)
中国有借款老手、卖路老手、卖矿老手、通外国老手,则缺强国手。
使卖国儿皆化为爱国儿,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何等荣幸。
虽然换民心,何如割其头,卖国儿则视此。(骚心)
最近之两杀机
(1911年5月9日)
广州得一首级赏一百元。杭州之米贵风潮出现,竟曰“格杀勿论”。呜呼,冤死鬼不知许多矣。民命之贱如此,官吏之横如此,中国前途之危如此,呜呼,次上下不解体,岂可得乎?(骚心)
劝军机大臣歌
(1911年12月21日)
(一)劝军机,勿引罪,明圣天王代为元老讳。勿负责任只吃饭,饭吃饱了只去睡,两眼朦胧,两手只受贿,也莫管他人民痛,乾坤碎。
(二)劝军机,切勿怕,把这多事的冤家,商定他大不敬的罪名再请假,霹雳一声从天下。
(三)劝军机,手要巧。宁见义和团,勿教他们扰。义和团中大师兄,志同道合感情好,残年风烛朱红灯,半壁河山双玉姣,嘻嘻,管保你把这锦绣乾坤断送了。(骚心)
不详之言
臣民未受宪法大纲之利,先受宪法大纲之事。昔有人误谈“宪”字为“害”字者,今此不详之言竟中。
宪法大纲中,当再增入两条目:“军机神胜尊严,不可侵犯。”又曰;“大清军机大臣,辅弼皇帝,负责任与不负责任,臣民勿得干预。”
“臣民之权利义务”下,亦当增入一条曰:“臣民有遵守军机命令之义务,凡有引法律所订妄弹劾者,即为侵犯君上大权。”
负责任与不负责任,臣民可不必问,则卖国与否可勿问,营私与否亦可勿问。何也?不负责任为军机之特别权利,其理则一,事亦同也。
有人问,国可救与否?记者曰:日日以救国之事问人,是先放弃负责也,好男儿独立精神何在?忍以亲爱之国托之老朽乎?(骚心)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8辑第113—119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1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