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诗文  >  散文

我与三原

峭 石

小时候,我知道三原,是从一则谜语开始的:“两个秃子顶西三圆(原)”。但三原到底是什么,却并不清楚。稍长,才晓得三原县是一座文化名城。早年,它有一座著名的书院,陕西甚至外省的文人年年都来这里谈文论道,进行交流。民国以后,它的学校又最多,莘莘学子,奔来这儿就读深造。尤其是,这儿出了跟随孙中山先生的大革命家、诗人,被誉为当代草圣的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这就更使三原披起了满身的光荣,人杰地灵,使人羡慕不已。

1949年的冬季,我在高陵县通远坊的西北人民大学学习。听说这儿距三原县城约三十余华里,并不很远,便动了看一看的念头。于是,便约了几位学友,在一个星期天,迎着凛冽的寒风,步行去了三原。因为时间短促,来去匆匆,对三原,只能算做一瞥,却也留下了一点深刻的印象,觉得三原是与众不同的,它有水,清粼粼的水,城边沟里清澈见底,水底长满鱼草,并有小鱼在快乐追逐的水,城内街上有砖砌渠道,潺潺流动的水,这景致,至少在我们兴平是没有的。由于有这水,我觉得三原人无论男女,都似乎是水灵灵地,让人喜欢。

1950年四月,从民大毕业,分配到军队。我又到了三原,住在南门外一家商店的板楼上。暇闲无事,走遍了三原的角角落落。印象是三原县城很大,比我们兴平大得多。 三原美,美在城边沟里那条水,尤其水上还有那座龙桥,更使得这儿妩媚之中,凭添了几分雄壮。闲谈中,听得人说,三原还有许多名闻遐迩的吃食,让人口角流涎,但我是一穷学生,身上没有一分半文,只能在精神上会会餐而已,并不曾记在心里。之后远离家乡,对三原,只有在脑海里留下了那桥、那水,和桥上水边水灵灵的人。

命运的驱使,我又回到了家乡。因为工作关系,我和三原有了更多的接触。首先给我强烈感触的是三原文化。那唐代遗留的花园旧址、龙桥和城隍庙,无疑是中国古文化的佼佼者。去昆明,在大观楼看到驰名天下号称第一长联作者的孙髯翁,原籍竟是三原人氏,那长联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副对联,而且是一阕文笔精美的词章。于右任先生的诗和字,更不用说了。正是在这种文化环境的陶冶下,三原出现了不少的文学、书画方面的人才,诸如刘自椟、谢德萍、温友言等。经济的繁荣可以带来文化的繁荣,同时,文化的繁荣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近年来三原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步子是相当大的,尤其是乡镇企业,许多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负有盛名的。三原县可谓是文化经济两繁荣。三原县的经济能出现这种状况,除了其他因素之外,文化的发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化素质如何,是决定性的因素,干什么事业,都要看人的胸襟,人的魅力,人的眼光,人的智慧,人的精神境界。而在这一方面,三原县无疑是得天独厚的。

希望三原县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更加飞速地向前发展。

深深地向三原祝福!


参见《龙桥新韵——三原当代文学作品选》

吴树民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