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君,府谷人叫灶马爷爷,过年要糊窗子、贴窗花、贴对子,还要请灶马爷爷。灶马爷爷实际就是刻版印刷的一张画,有的画上只有灶马爷爷一人,有的是灶马爷爷、灶马娘娘并列两个,两面写着“几龙治水,几日得辛”,如上联“一龙治水”,下联“四日得辛”。人们由此可以预测新一年的收成,如果是“一龙治水”或者“二龙治水”就说雨水好,收成好;如果是“九龙治水”,就说“龙多不治水”,雨水不好,收成不好。每年请回灶马爷爷首先要看这个。因为“辛”和“心”同音,府谷人由此演绎出另外一个说法,即“心多麦不收”或“心奸麦不收”,意思是说耍奸耍滑的人,效果不会好。这已经与原来的意思无关了。这就像牛槽里没有草,就说牛念“孔曹严华”一样。“孔曹严华”是百家姓中的一句,“孔曹”和“啃槽”发音相近,就被借用,念“孔曹严华”就是说牛没草吃。因音同而被赋予另外的意思,属于词义的借用。
灶马爷爷和窗花都是刻版印刷的画,但买窗花说买,买灶马爷爷则说请灶马爷爷。灶马爷爷请回来以后,过年就贴在炉台小炉口的墙上,两面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马爷爷从正月初一起一直值日到腊月二十三,一家人的一切言行全在灶马爷爷的监督之下。腊月二十三,灶马爷爷要上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人们就在这一天祭灶。祭灶仪式很简单,给灶马爷爷准备好草料、水,最后把那张画连同准备好的黑豆、干草等在炉子上烧就行了。烧前还要用一块麻糖糊在灶马爷爷嘴上,边烧边念:“灶马爷爷你姓李,一圪垯麻糖糊你那嘴,好的你说了,赖的遮瞒了”。麻糖是用小米熬制的一种糖,过去一到腊月二十三,卖麻糖的就来了,小孩子喜欢过节吃好的,到了腊月二十三就等着吃麻糖。灶马爷爷腊月二十三离开,正月初一回来,中间这七天旧神已走,新神未到,诸事无禁忌。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俗风物卷
姬宝顺撰稿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