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习俗  >  其他

动、植物禁忌

兽类、爬虫类禁忌

垫羊圈不用脏土,圈内不撒尿。否则,羊生灾。
      母猪产子时,垫圈可以,不能掏猪窝。
      牵牲口时,缰绳不能搭在肩膀上。
      打牲口,打屁股不打头。“打一棒,瘦一向。”
      卖牲口不卖缰绳、笼头:卖马、驴、骡,可给一条缰绳,卖牛都不给。成交后,买主换上自备的缰绳。
      “正月二十三,老驴老马歇一天。”俗以为这天是牛、驴、骡、马大家畜的“假日”,凡养牲口的农家,一律不役使,圈养休歇。
      杀猪、羊要一刀子捅死。杀死后,在尾巴梢子上割一撮毛,望空抛去,使之早日转生。
      忌用筷子打猫儿,否则猫儿要往家里带蛇。
      捉小猫小狗,或多或少要付钱,忌空手白拿。
      “家里打哨哨(吹口哨),圪里圪崂尽耗耗(老鼠)。”据说,老鼠要造反,啃人鼻子。
      老鼠啃羊头,羊不动弹,俗以为“动了土气”,要点灯祭祀土神。
      忌看狗尿尿,否则据说要生狗屁癣。
      狗死在主人家,与主人不利。
      传说“猫狗七个命”,唯恐转生害人。猫狗死后不能埋在土里,要抛置在高处露天日晒。
蛇、狐是有灵性的动物。蛇可福佑于人,田地里见到蛇,预兆丰收,当地有“蛇一石,蝎八斗(亩产)”的说法。狐子是“狐仙”,因而,蛇、狐一般都避而不打。
      蛇入宅,款款地送到远处即可。佛教经典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就有“路逢死蛇莫打杀”的劝诫。
      黄鼠狼也被视为“仙”,乡间最忌讳伤害黄鼠狼,认为谁伤害了它,谁会遭报复。
      老虎是百兽之王,具有役使伥鬼专吃恶鬼的本领。老乡常以老虎图像挂在室内,缝制小虎等饰物带在小儿身上,缝制老虎样枕头,或在童衣、童帽、童鞋上缀上小虎,以驱妖逐孽、降魔伏鬼,带来吉祥。

禽类禁忌

俗信认为,鸡是有灵性的,鬼惧怕鸡,更怕鸡鸣。因而,埋人用红公鸡引魂。
      用鸡作祭品,更能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民间祭祀以猪、羊、鸡肉为三牲(三牲本指猪、牛、羊,牛是生产力,一般不用)。
      公鸡司晨为常情,母鸡叫鸣则属异常,“七声二气”,特别难听,是凶祸临门之兆,要立即宰杀。
      胡燕儿即燕子是吉祥鸟,在房檐下或房梁上筑窝,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吉兆,忌捕打。此鸟性善,人有捕捉者,便会垂头丧气,“咕咕”饮泣至死。
      鸽子也是祥和之鸟,入住檐下,主吉。当地有“穷雀(麻雀)富鸽子”的俗谚。
      猫头鹰是凶鸟,夜间听见叫声尤为不祥,认为要“死人”。有研究认为,猫头鹰嗅觉特别灵,哪里有人病危临终,会最先闻到。民间在房脊上或烟洞旁,立木杆顶铧子避之。
      打死小蜘蛛后,要画一个圆圈。不然,将惹来一群蜘蛛。

植物禁忌

古树有神显灵,应祭拜,忌攀折,忌砍伐。
      榆木材质坚硬,纹理不顺,民间有“榆木疙瘩不开窍”的俗语,用榆木做棺,传言后代愚钝、不明事理。
      坟地草木安妥死者魂魄,忌讳毁坏。人们认为,坟地树木之荣枯,反映亡灵之安否,后世儿孙之兴衰。种植松柏,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慰藉亡灵,古来如此。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俗风物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